雖然農業領域投資回報率低,波動大,做農業比較辛苦,市場風險大,并且還面臨著食品安全的風險,比如“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對企業將產生毀滅性影響,但是農業領域仍然大有作為。
2011年10月集團重組后,新希望成為了更加“農業化”的一家上市公司。集團300多家分布在全國各地、涉農的企業全部裝進去了,重組完成后一年會有幾百億的銷售額。這有可能是中國農牧領域最大的上市公司。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日前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雖然農業領域投資回報率低,波動大,做農業比較辛苦,市場風險大,并且還面臨著食品安全的風險,比如“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對企業將產生毀滅性影響。但是,我還仍然覺得農業領域大有作為。劉永好認為,因為改變農村、發展農業是一件意義重大的事。公司準備了30年,有信心走在前面。當大家都認為不好的時候,仍然去做,并且堅守,可能就能做好。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肉蛋奶消費市場和最大的生產國,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需求也越來越大,因此這個領域市場空間巨大。中國很多領域都是全球第一,但我國農業生產力和生產方式、投資模式等都比較弱,這就需要大量的企業去實踐探索。
劉永好表示,這幾年不少企業都選擇投資農業,這將促使農業的大幅度提升,行業資金多了,形成“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行業會發展得更快。當中國擁有一批世界級農牧企業的時候,三農問題就順利解決了。
2011年是非常不簡單的一年,國家的宏觀調控,房價由高到低、農產品價格波動劇烈,通貨膨脹也較高,同時農民工收入增多,互聯網不斷發展,微博成為一種時尚。
但劉永好認為,對于農業產業來說,規模化、現代化依然不夠,2012年,國家應該有更多的政策支持,比如像出臺“十大工業振興規劃”那樣,也出臺一部“十大農產業振興規劃”,比方說,去年三農一號文件中,可以定位為“十大農業振興規劃”的“水利篇”,今年做“科技篇”,明年做“畜牧業篇”等等,通過這樣詳細的發展劃分,可能就會推動農業的大發展。
劉永好認為,2012年我國經濟仍然會較高速地增長,但是增速會放緩。且物價還會處于高位,此外,農民工的收入還會增長。
劉永好稱,實際上2008年的全球經濟危機早晚都會發生,因為美國和歐洲經濟發達了這么多年,高福利、高工資,使得人相對散漫,就不是那么勤奮了,而亞洲這些國家人很勤奮,工資成本又比較低,所以生產出來的產品更有競爭力,一個停滯不前,一個不斷地前進,這是導致金融風暴的主要原因。在這場風暴中受影響最大的是美國、歐洲,因為他們是最大的消費群體,就直接導致了我國的出口受挫。此次危機帶來的訂單減少加上用工成本的提高,造成企業壓力很大。(本報記者郝帥)
來源:中國企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