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健林:民營企業發展文化產業大有可為


    時間:2011-12-29





    我結合萬達投資文化產業的實踐,談談民營企業發展文化產業的幾點體會。萬達集團從2005年開始投資文化產業,目前已進入電影放映制作、連鎖娛樂、大型演藝和藝術收藏四個行業。6年來,萬達集團已在文化產業投資57億元,是全國文化產業投資最多的企業之一,而且投資效益也比較理想,年回報率超過10%。我們認為,民營企業發展文化產業大有作為。

      一、文化完全可以做成大產業

      文化產業被稱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從國際上看,文化產業已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的支柱產業。西方發達國家的文化產業產值平均達到本國GDP的10%以上。2010年美國文化產業收入4500億美元,占GDP比重超過25%,是美國經濟的第一大產業;美國最大的400家公司中,72家是文化企業。由此可見,文化不僅可以做成產業,而且可以做成大產業。萬達文化產業的發展同樣證明這一點,萬達院線在沒有國家金融、政策支持的情況下,年收入由2005年的1.2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17億元,6年增長14倍,按此速度發展下去,5年后萬達院線年收入將突破100億元,成為全球行業的龍頭企業。

      二、民營企業可以成為文化產業的主力軍

      截至今年3月,我國民營企業已達862.7萬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0%以上,繳稅額占全國總稅收的50%,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從文化產業發展的實踐看,相比鋼鐵、石油、鐵路等行業,投資規模相對較小,市場化程度更高,民營企業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近幾年,文化產業中做得出色的企業和投資重大文化產業項目的企業基本都是民營企業。如電影行業,民營企業占行業收入比重超過三分之二。在文化演藝行業,無論是市場份額還是單個項目收入,民營企業都處于領先位置,如張藝謀導演的5臺“印象”系列演出,每臺戲的收入都近億元。特別是萬達正在建設的武漢中央文化區和大連金石文化旅游區兩個重大項目,其中文化產業投資超過200億元。包括全球最大的電影產業基地、全球唯一的室內電影主題公園、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大型舞臺秀以及眾多配套文化項目。今年9月30日,武漢中央文化區一期開業,2013年項目全部開業;大連金石文化旅游區2014年開業。兩個項目建成后,都將成為世界級的文化旅游目的地,預計文化類產業年收入將超過50億元。

      三、民營企業發展文化產業具有競爭優勢

      文化產業是創意產業,創新和機制是兩大核心要素。民營企業創新能力和靈活機制,在發展文化產業中具有比較優勢。例如,萬達集團為了探索文化產業盈利模式,將電影院、劇場等文化設施與商業中心、旅游度假區等結合在一起建設,相互依托,互為支持,使各個文化項目都獲得極佳效益。如武漢江漢路萬達廣場電影城,連續三年創造全國觀影人次第一的紀錄,2010年觀影人次167萬,收入突破7000萬元。弗蘭克·德貢先生是世界舞臺藝術第一人,世界最著名的舞臺節目,如巴黎的紅磨坊秀、拉斯維加斯的歐秀、澳門的水舞間秀都是他策劃導演的。為了吸引這種世界頂尖人才加盟萬達文化產業,我們和他合資成立演藝公司,他用品牌和藝術創意占有合資公司40%的股權。正是這種優惠政策,才吸引弗蘭克·德貢先生在全世界首次與他人成立合資公司。民營企業的靈活機制,有助于民營企業在世界范圍內吸引高端文化藝術人才,增強民營企業發展文化產業的競爭實力。

      四、發展文化產業的政策建議

      1.破除文化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文化產業和其它產業一樣,依然存在玻璃門、彈簧門現象,國企民企不能做到平等對待。比如萬達院線是亞洲最大的電影院線,明年將成為全球第五,雖然市場份額遠遠大過國有企業,但仍然無法獲得與國有企業同等的待遇。目前國內僅有中影、華夏兩家國有企業獲得許可進口外國影片。希望有關部門給萬達院線影片進口許可,實現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同等待遇。

      2.加快轉變文化產業發展方式。一是支持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建設,為形成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創造條件;二是文化產業需將藝術和市場結合,需加快培養既懂藝術又懂市場的復合型人才;三是成立多層次文化產業基金,扶持文化產業發展,不僅國家層面要成立文化產業基金,各省市也要成立文化產業基金。

      3.鼓勵民營文化企業走出去。文化產業輸出精神產品,比起其他類型的投資,各個國家更加重視,約束更多,門檻更高。國有企業要想在文化產業領域走出去極其困難,首先就面臨審批障礙。而民營企業在文化產業的跨國并購和直接投資中,相對容易獲得批準。國家應盡快設立專項扶持基金,鼓勵民營文化企業走出去,擴大中國文化產業的國際影響,提高中國的軟實力。

    來源:中國政協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