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對于殘障人士獲得人生價值十分重要。怎樣因人制宜, 讓他們有用武之地,發揮他們的價值,湖南安邦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邦制藥”)用了10年時間,探索創建了“融合用工”模式。
那么什么是“融合用工”呢?
安邦制藥前身是一家福利工廠,政府安排了不少殘障人士在這里就業,2010年,董事長陳飛豹和團隊對企業進行收購改制,經過反復“斗爭”,決定留下這些殘障員工,但怎么使用他們成了問題。陳飛豹并不想再重復以往福利企業的定崗集中就業模式,于是開始了殘健融合就業的探索。
“融合用工”簡單概括就是公司遵循“三七法則”,根據殘障員工的身體、專業、特長等綜合情況,安排各個崗位接納30%左右殘障人員與健康員工一起融合就業,同工同酬、相互激勵、協同發展。
這個模式起初并不被理解和接受。公司曾將幾名殘障員工安排到后臺服務部門,部門負責人都認為殘障員工效率低,怕影響績效不愿接受。公司一些股東和高管也認為他們會拖企業后腿,影響效益,得不償失,不如把他們解聘。外界也普遍不看好,不和諧的聲音此起彼伏。
了解情況后,公司負責人與部門負責人反復溝通,他說,“你們就當自己的爹媽給你生了一個殘疾兄弟姐妹,試試看再說,殘障員工應該會拿成績說話。”后來事實證明,這幾名殘障員工不僅干得了,而且還干得不錯。
佘世雄網名“小熊”,是一名殘障員工。對他負責服務的經銷商,倆人已經到了“稱兄道弟”的情分。當年,這位經銷商因為銷售業績突出受邀參加了企業年會,于是第一次見到了“小熊”本人。沒想到電話中的“小熊”兄弟竟是位殘障人士。這位經銷商激動不已,給了佘世雄一個大大的熊抱。
侏儒癥患者屈金艷,是湖南中醫藥大學中藥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在安邦制藥研發中心工作。2018年,她隨隊出國,與巴基斯坦專家學者一起合作開展“銀黃清肺膠囊”巴基斯坦臨床試驗和產品注冊工作,銀黃清肺膠囊成為中國第一個進入巴基斯坦的中成藥。“我在這里找到了實現個人價值的舞臺。”屈金艷感嘆。
資料顯示,安邦制藥500多名員工中,殘障員工占比超過30%,他們活躍在研發、財務、銷售、質量、生產等各個崗位,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辛勤努力,換來有尊嚴的就業和生活。
為了讓殘障員工有歸屬感,安邦制藥不僅探索融合用工,致力于殘障人士和其他普通員工在業務上融合,還幫助殘障員工與其他普通員工在感情上融合、價值上融合。企業每年組織殘障員工開展多種文化娛樂活動,增進員工之間的情感交流;工廠提供宿舍,建立無障礙通道,為殘障員工工作、生活創造便利條件;外包車間堅持手工作業不引進智能生產線,保證殘障員工不丟掉飯碗……
2011年,安邦制藥率先在國內藥企行業成立激勵殘障員工成長的“學習張海迪小組”,小組經常組織成員走進戒毒所、福利院等,通過殘障員工講述自己的經歷,以鼓勵這些特殊人群重新走進陽光,走出心理陰霾。近年來,小組成員甚至勇敢地走進大學校園、走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宣講活動現場,進行勵志宣講。組長齊文英,長沙理工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是一位小兒麻痹癥患者,需要借助雙拐才能行動,她說,在安邦制藥,殘障人士有了展示自己人生價值的舞臺。
2013年7月23日,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來湖南之時,看望了“學習張海迪小組”成員,鼓勵齊文英要“做有文化的英雄”。
2018年安邦制藥曾對殘障員工生活情況做了一次匿名問卷調查,有93%的殘障員工不僅自身生活得到較大改善還能回饋家庭;有97%的認為公司上下友好親善;100%愿意繼續在公司工作。
“融合用工”模式不僅讓殘障員工自己實現了穩定就業、根本脫貧,獲得了有尊嚴的生活。也推翻了壓在他們父母身上最大的一座大山。既解放了家庭生產力,也為社會增加了一個穩定源。”陳飛豹介紹,近三年,公司累計投入殘障員工的用工成本超2500萬,殘障員工每月可獲得兩三千至一萬多不等的工資,平均年薪不低于3.5萬元,而且真正融入社會,獲得尊重。“融合用工”模式入選了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全球推廣案例,安邦制藥也成為國際勞工組織商業與殘障網絡中國分支(GBDN-China)副主席單位。
安邦制藥探索的“融合用工”模式,實現了精準扶貧由“分離自生”到“偏利共生”向“互利共生”的轉變,推動了融合勞動,形成了融合文化與環境,實現了融合價值,開創了殘障人士有尊嚴脫貧的新路子。
“這一模式如能在全省普遍推廣,將會帶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還可以通過模式的輸出,為全國殘障人士有尊嚴脫貧貢獻湖南智慧,提供湖南經驗。”九三學社湖南省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吳金明認為。
“這些殘障同事都是我的老師,他們給了我太多教育。”陳飛豹表示,安邦制藥的發展目標是成為一家社會企業,解決殘障人士有尊嚴的就業,希望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為殘障人士回歸社會、融入社會、回饋社會提供更好的幫助。(馮軼男)
轉自:經濟參考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