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煤業智能礦井建設企業標準正式發布。《陜西煤業智能礦井建設標準》《陜西煤業智能礦井建設驗收辦法》的出臺,不僅為陜煤智能化建設提供了依據,同時對陜西省及行業煤礦智能化建設也起到了積極的借鑒作用。
發布會上,陜西煤業介紹了《智能礦井建設企業標準》編制情況。該標準適用于陜西煤業股份有限公司所屬煤礦的礦井智能化建設。內容包括智能礦井術語和定義,以及建設智能礦井的信息基礎設施、智能綜合管控平臺、智能災害防治、安全管理、智能化采煤系統、智能化掘進工作面、運輸系統、生產輔助系統和智能洗選系統評價等。隨后,在《智能礦井建設企業標準》頒發儀式上,陜煤所屬8家礦業公司被授予該項標準。
會議就進一步加快推進陜西煤業智能化建設,貫徹執行好新標準進行了總結。
會議指出,制定出臺智能化企業標準是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不斷邁向一流的"先手棋"和"突破口"。下一步,陜西煤業將強化目標導向,匯聚智能化建設工作合力,全面加快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各項工作,確保完成智能化建設目標任務;全面貫徹執行標準,推動智能礦井建設取得新成效;將標準建設內容融入到《礦井智能化建設方案》中,加以優化和完善,不斷提升智能化建設質量和水準,以點帶面、統籌推進、全面提升。同時,將持續關注產業政策和技術發展趨勢,對標準的合理性、適用性和先進性進行跟蹤、監測、評估,促進標準不斷完善,確保在智能礦井建設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并取得預期效果;堅持走跨界融合之路,積極構建開放共享、互利共贏的智能化發展格局;充分發揮合作方優勢力量,加大技術攻關力度,博采眾長、凝聚合力,不斷突破發展瓶頸和難點,全面提升智能技術和智能裝備水平。
發布會結束后,參會人員前往陜煤調度室,通過陜西煤業安全生產信息共享平臺,實時展示出安全生產數據和各單位智能化建設進展情況。
近年來,陜煤堅持"創新、安全、高效、綠色、和諧"發展理念,堅持"智能礦井、智慧礦區、一流企業"建設目標,以"四化"建設為主線,全面加快煤礦智能化建設工作步伐。目前,陜煤36對生產礦井54個采煤工作面,有36個實現智能開采,智能化總產能達到1.55億噸,占總產能的83%;累計裝備智能快速掘進系統24套,掘進效率和單進水平大幅提升;成功研發首套智能快掘機器人系統,為行業安全高效掘進開辟了先河;13類792個生產輔助系統全部實現智能化集中控制,覆蓋面達到100%;成功應用5大類97個礦用機器人,為煤礦實現繁重危險崗位由機器人替代作業做出了有益探索。
陜西煤業適時通過制定出臺智能礦井建設企業標準,進一步總結凝練實踐經驗和技術成果,為企業未來開展智能化建設提供技術支撐和參考標準,將加速陜煤的"系統智能化、智能系統化"進程,持續引領煤炭行業智能化發展的新方向。
轉自:中國礦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