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企業而言,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善待員工,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打造更具匠心的場景,這是最大的公益。”
9月14日,由《中國經營報》、中經未來聯合主辦的“全球視野 責任共享”2021中國企業社會責任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中國奧園集團品牌管理中心總經理戴遠程在“擁抱力量,企業公益發展新趨勢”圓桌論壇上分享了如上他對公益的理解。他強調,公益是一個企業的品牌和基本素質。
據戴遠程介紹,中國奧園從1996年在廣州成立以來,持續深化“一業為主,縱向發展”戰略布局,目前已成為涵蓋地產、商業、科技、健康、文旅、跨境電商、城市更新、美麗產業等板塊的千億級綜合性企業集團。
“公益不僅僅是簡單的捐錢捐物,企業用專業技術、技能去幫扶社會,推動社會進步是非常重要的。”戴遠程認為,中國過去這20年來推動公益發展的最大動力就是商業和企業文明。
戴遠程進一步解釋稱,投身公益應注重發揮企業自身的產業優勢,對中國奧園來說尤其如此。據介紹,中國奧園目前已在貴州威寧,廣東五華、蕉嶺、大埔,江西寧都,廣西浦北等地區開發建設十余座大型縣域商業綜合體,通過奧園縣域綜合體、“公司+農戶+商場+社區+電商”五方助農直銷平臺、產城融合等舉措,推行奧園鄉村振興模式,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事業發展。
如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高質量發展已成為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中國奧園也從中擔起了企業的責任。“2016年起,奧園每年精準幫扶十個困難村、十所困難學校、一百戶困難家庭、一百名困難學生,而且每年都是超標完成。”戴遠程表示。
據介紹,在“雙十雙百”幫扶工程中,中國奧園通過捐資慰問困難戶,建設村衛生站、幼兒園、串戶路等公共設施和農田水利設施、文化娛樂設施等方式,對口幫扶了廣東、廣西、貴州等地區的70余個困難村、60余所困難學校、4000余戶困難家庭、近千名困難學生。
實際上,作為千億級綜合性企業集團,中國奧園目前已累計投入超過10億元用于公益慈善事業,成立奧園慈善基金會,持續開展“雙十雙百”精準幫扶工程、愛心支教、捐資助學、賑災濟困、“山海對話”、公益志愿服務等慈善公益活動。
疫情期間,為助力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奧園多措并舉,在2020年疫情暴發之初第一時間成立抗疫防疫指揮部,組建臨時黨支部,累計采購超120萬只各類型醫用口罩,以及相當數量的醫用呼吸機、防護服、檢測試劑盒、額溫槍、手套等醫療物資。其中絕大多數捐贈至中國武漢、廣州、珠海等抗疫前線。據了解,中國奧園是國內最早一批大量采購急需的醫療短缺物品直接送達武漢抗疫一線的知名企業。
2021年,面對更強勁的“德爾塔”變異毒株,奧園人“疫”不容辭,協助組織核酸檢測和疫苗接種,確保應檢盡檢、應種盡種。此外,中國奧園還發起《萌動新聲》城市打歌,致敬一線抗疫先鋒。
正如戴遠程所言,企業做公益不能只停留在口號上,“公益不是脫離實際運營的空談。是企業文化傳承的品牌,是我們內心道德的燈塔。”中國奧園馳援捐贈、復工復產、抗疫防疫有效行動多次獲得中央、省市區各級政府領導、行業協會、合作伙伴盛贊,先后榮獲人民日報社、人民網“人民企業社會責任年度扶貧獎”,“2020年度扶貧企業”、廣東省鄉村振興“萬企幫萬村”行動突出貢獻愛心企業、“2020年度戰疫先鋒企業”等殊榮。
“奧園一直秉承著有溫度的使命愿景,就是專注構筑健康的生活。”戴遠程表示,未來中國奧園集團將繼續堅持“客戶至上、業績至上、效益至上”的經營理念,結合企業自身的優勢和專業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記者 蔣翰林 趙毅)
轉自:人民資訊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