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環工程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中國五環)創建于1958年,是中央企業中國化學工程集團 (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是一家集技術研發、工程科技、工程服務和實業運營為一體的國際型工程公司。
中國五環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設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國家能源低階煤綜合利用中心,作為化學工業諸多領域的領跑者,中國五環在清潔煤化工、碳一化工、化肥、節能磷化工、新型合成材料、工業環保等工程科技領域始終占據行業發展戰略制高點,處于市場主導和技術領先地位,建設了一大批具有重大產業示范意義的高端項目,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獎項320多項,樹立了國內知名的一流品牌。
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中國五環牢固樹立和貫徹新發展理念,以全面精細化為抓手,大力推動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在技術開發平臺建設、信息化建設、管理體系等方面狠抓落實落地,不斷夯實發展基礎,持續提升管理水平,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促進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
扎實推進全面精細化管理活動提升全面創新氛圍
2010年以來,中國五環持續推進全面精細化管理活動,深入挖掘內部潛能,向管理要效益,提質增效,促進標準化、表單化、信息化、精細化管理工作邁上新的臺階,著力在技術管理精細化、預算管理精細化、營銷管理精細化、項目管理精細化、信息管理精細化、人才培養精細化等方面實現重點突破,建立全面精細化管理制度體系,項目 “后臺管理” “法人管項目”的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增強了項目的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技術創新取得突破性進展,在財務、管理體系、風險管理、人才培養等方面也有了明顯進步,助力實現企業開拓新的領域、創新商業模式、提升服務能力。
持續提升技術創新水平增強核心競爭力
中國五環不斷強化創新驅動,以市場需求和公司戰略為導向,持續推動技術創新,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近5年,共實現累計持有有效專利共288項,共獲得各類科技成果獎18項。持續加強創新平臺建設,2017年公司研發中心順利被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授予 “氮肥行業廢氣資源化回收利用環保工程技術中心”,2018年被認定為 “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目前,已擁有國家能源低階煤綜合利用研發中心、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創新平臺,平臺建設已處于較高水平,為公司整合創新資源、推進技術研發,特別是開發環保工程技術創造了良好條件。加大研發創新和技術成果推廣力度,2017年公司自主開發的
“高效合成、低能耗尿素工藝技術”被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鑒定為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2019年 “半水法濕法磷酸系統”獲得印尼國家專利授權,兩項全流程技術在多個項目上成功推廣使用,2020年,公司研發的 “半水-二水法濕法磷酸技術及裝備研發與工業應用”,經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專家鑒定,該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基于流程的管理體系再造全面升級企業管理
通過管理體系再造,公司建立全流程的價值鏈,打破部門壁壘,建立內部客戶意識,緊盯價值創造開展工作,深入挖掘工作效益,降低管理成本。公司管理體系再造引入的流程管理、風險管理、目標管理、過程管理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五位一體的管理模式及思維已經形成公司上下共識,全體人員行動中自覺實施,凝聚了公司全體人員的力量,公司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公司在市場開發能力、項目收款能力、項目管理能力、人才隊伍建設、技術創新、客戶滿意度等各項管理都有較大的提升,公司的國際化、多元化戰略目標在逐步實現。流程管理和高效的管理體系文件為全面精細化管理和數字化轉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深化企業數字化轉型助力企業高效發展
中國五環在管理體系流程化的基礎上,逐步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全面梳理并建立公司全過程信息系統架構、工程項目信息系統架構、職能管理信息系統架構,打通各信息平臺的數據流轉,持續推進經營、項目管理、技術研發等核心運營業務的管理全過程信息化平臺建設,通過對數據流的管理,實現數據的一次錄入、多次流轉,推動管理標準化及效率提升,實現協同設計平臺、模塊化建造、數字化交付等生產業務平臺的推廣應用。通過數字化轉型的不斷深入,公司管理、生產業務的主要流程基本實現信息化,數據流逐步打通,提升了公司運營、項目綜合管控效率。2019年公司開發的材料管理軟件獲得湖北省勘察設計協會授予 《計算機軟件鑒定證書》。2019年公司獲得了由工信部審核、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公司新頒發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中國五環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提質增效,促進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連續多年進入美國 《工程新聞記錄》 ENR/《中國建筑時報》排序中國承包商80強,在中國勘察設計協會2018年境外項目營業額排序中位列11位,2019年工程項目管理完成合同額排序第66位,2020年工程總承包完成合同額排序中位列第36位。(陳紅)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