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川集團深化“產學研用”推動企業行穩致遠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7-12





      日前,在金川集團新建的工業網絡安全控制實驗室內,一套縮小版的采選冶化工藝系統仿真模型吸引參觀者駐足,打開系統開關,這些模型便能像真實的破碎提升、磨浮選礦、銅合成爐等生產工藝系統一樣運轉。該實驗室內的工控網絡安全仿真系統,具備開展一系列攻防演練、測試驗證、應急演練、安全培訓等功能,達到了整體有效提升工業網絡安全水平的目的。


      據悉,該實驗室是“工業企業網絡安全綜合防護平臺”項目的重要成果之一,由金川集團牽頭,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力控華康科技公司等共同研發實施,被列入“國資委2020年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100個典型案例”。該項目的成功實施,有力地促進了金川集團及甘肅省工業企業網絡安全建設的步伐,也是金川集團立足數字化轉型、開展“產學研用”聯合攻關的典型。


      自“十三五”以來,金川集團加強開放共享、合作交流的力度,與中南大學、南非開普敦大學、華為公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緊密合作,在工業互聯網建設、傳統冶金技術升級、鎳鈷新材料開發、冶金環保研究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取得了一批原創性重大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為促進鎳鈷行業關鍵技術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


      依托鎳鈷資源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國重室),金川集團與眾多高校院所和上下游企業,在人才培養、技術開發、資源共享等多維度建立起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2020年以來,該公司博士后工作站陸續迎來南華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和蘭州理工大學等院校的5名博士后進站學習工作,在采礦、資源綜合利用和新材料領域進行科研工作。國重室秘書長盧蘇君說:“站內博士后依托國重室成立項目組,申請立項國家基金委基金項目2項,帶領青年科研人員一同開展研究,既為企業發展解決了難題,也讓自己在實踐中增長了經驗才干。”


      邁入“十四五”,“倍增計劃”重任在肩,金川集團迫切需要通過科技創新驅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于是,以“科技成果產業化”為導向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成為該公司科技工作的重要議程。


      “‘產學研用’可以把高校、科研機構、企業各自優點發揮出來,達到雙贏甚至多贏。”中南大學資源加工與生物工程學院院長孫偉說。目前,高校科研人員需要同企業技術人員加強技術交流,共同發現問題本質,在某一重點領域建立長期合作機制,開展久久為功的創新研發。同時,“產學研用”合作要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共享力度,以產業化、工業化為目標。


      2021年,為進一步促進科技與產業的緊密連接貫通,金川集團聯合中科院蘭州化物所等8家科研院所、蘭州大學等15家高等院校以及酒鋼集團等15家大中小企業,組建了甘肅省鎳鈷資源高效利用及新產品開發創新聯合體。該創新聯合體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瞄準鎳鈷工業技術前沿,聚集了大批鎳鈷產業鏈產學研用優勢創新資源。通過實施“揭榜掛帥”制,將鎳鈷產業發展中面臨的“卡脖子”技術難題生成項目“榜單”,向聯合體內單位公開張榜,針對性地尋找解決方案。


      現在,金川集團已成功申報甘肅省創新聯合體重大專項“鎳鈷高溫合金及高鎳單晶三元正極材料關鍵技術研究及工程化應用”,同時,正在實施20余項聯合攻關項目。在第24次金川集團科技攻關大會召開前,該公司面向各經營主體征集了一批“卡脖子”技術難題,通過篩選整理形成了“揭榜掛帥”榜單。“我們將在此次大會上張榜發布,集思廣益,解決問題。”金川集團科技開發部副總經理陳大林表示。


      轉自:中國有色金屬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