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山熱電廠煥發工業遺產的“新光彩”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4-24





      歲月無聲,歷史有言。工業遺產是中國特色工業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見證工業奇跡的“活化石”和教科書。2021年12月13日,工業信息化部發布了第五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國家能源集團推薦的武漢青山熱電廠入選。


      該廠開展工業遺產的開發保護利用,總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經驗及做法。武漢青山熱電廠總經理潘承亮日前向本報介紹,一是加強科學保護,統籌遺產管理。開展遺產調查,建立完善制度;挖掘發現遺產,建立完備檔案;設立展陳設施,科學保護管理。二是深入挖掘紅色內涵,用好紅色資源。認真梳理申報項目,做好紅色資源調查建檔,把紅色資源作為生動教材,利用工業遺產打造精品展陳,建設工業特色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三是解放思想,深入推進政企合作。發揮地方政府推動城市發展的積極性,將工業遺產保護與開發相結合,轉變成為產業園、博物館、藝術社區、商業地產等業態,滿足市民休閑旅游、文化活動以及產學研相結合的發展需求,打造符合城市定位的文化名片。


      十里鋼城里的“電力博物館”


      青山熱電廠是中國電力事業發展史的縮影。作為武鋼和武漢長江大橋的重要配套項目,是國家“一五”計劃、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工程之一。在一代代建設者披荊斬棘、奮力開拓中,青山熱電廠歷經了十期改擴建工程,曾擁有12臺機組,因機組型號齊全、設備眾多,被贊譽為“新中國的電力博物館”。


      65年的滄海桑田,青山熱電廠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是新中國建設第一個大鋼都的首項工程;該廠第一臺2.5萬千瓦機組為山海關內第一臺高溫高壓發電機組,為當時國內最先進的發電設備;其一期工程廠區運輸鐵路線由蘇聯設計,是新中國成立后湖北省內修建的第-條鐵路;該廠的七號機組為我國發展超高壓中間再熱機組而建的試驗機組,也是世界上第一臺50MW雙水內冷機組,該機組的雙水內冷汽輪發電機曾獲得了首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被列為全國135項一等獎的首項;該廠的十一號機組為武鋼首個“一米七軋機”工程配套項目,為國家重點工程;該廠是長江以南第一個實現“北煤南運”的火電廠;為落實國家“上大壓小、節能減排”政策,一號煙囪拆除爆破為湖北省關停小機組第一炸;第十期改建工程13、14號機組,成為國內最先投運的350MW超臨界熱電聯產機組。


      同時,青山熱電廠作為重要的產業革新基地和電力技術培訓中心,為我國電力行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專業人才。此外,青山熱電廠承擔支援“亞非拉”的政治任務,從一期工程開始,在國家的統一安排下,派出各類技術人員前往柬埔寨、毛里塔尼亞、緬甸、巴基斯坦等國家開展援外工作。


      歷史底蘊中的“城市窗口電廠”


      為挖掘工業遺產蘊含的經濟和文化價值,培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源,國家能源集團主要領導批示要求青山熱電廠制定具體的工業遺產保護和利用申報工作方案,加強廠址保護和文化積淀。國家能源集團湖北公司積極申報工業遺產,爭取成為該集團公司第一批申報成功的火電廠。為此,集團邀請專家走進企業進行專題培訓,實地指導遺產挖掘,針對申遺項目、歷史沿革、突出價值、相關人物故事、保護工作亮點、項目相關圖片、重要人物事件、獨特文化精髓等相關資料和現場物件進行核查,為青山熱電廠申遺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隨著工業遺產的挖掘和保護工作的持續推進,青山熱電廠對部分工業遺產項進行了“懷舊式”修繕,對于價值較高同時相對較易受損的工業遺產項,選擇“靜態式”保存,對于少部分原始功能狀況良好的工業遺產項,采用“作業式”存續。如今,步入青山熱電廠的大門,躍入眼簾的是藍天白塔,紅磚綠地,以“紅鋼城”整體風格為主基調,遵照60年代青山熱電廠紅房子風格還原的非生產區域,其間巧妙點綴了企業文化元素的設計,10余項具備紅色紀念意義的核心物象魚貫其中,形成了一條較為成熟的參觀線路。


      青山熱電廠工業遺產的一號機組汽輪機轉子、電氣主盤和模擬盤、廠區鐵路等設施設備和蘇聯專家文獻圖紙、發電機組銘牌檔案等資料保存完好,可以建構起青山熱電廠工業遺產乃至我國電力能源發展的歷史脈絡,是珍貴的展陳素材。廠區南側核心生產區的儲運加工、鍋爐(3組)、汽輪機組(3組)、發電機組(3組)、變壓裝置、冷卻塔以及煤、水、氣體、電力的運輸管線等在役工業設施,在知識傳遞、景觀表現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廠區北側非核心生產區網控樓和配電室工業特色明顯且將逐步退出生產功能,是寶貴的工業空間資源:體量宏大的冷卻塔,烘托了熱電廠的工業氛圍;辦公樓、冷卻塔周圍的綠地,已作為良好的文化展示空間。


      長江文化帶里的“工業文化基地”


      2022年1月,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正式啟動,武漢市啟動長江國家主題公園先行區建設,規劃方案以長江為核心,建設“江園城一體化”旅游基地,以“創業紅、環保綠、創新藍”為理念,形成一條集城市記憶、知識傳播、創意文化、休閑體驗于一體的生活帶,青山熱電廠工業氣息厚重、工業歷史設施珍貴、工業文化底蘊深具特色,作為規劃方案“創業紅”板塊的重要支點,列入了首批實施的項目計劃。


      青山熱電廠以國家工業遺產和企業文化示范基地兩大品牌為著力點,整合集團內傳統火電企業歷史沿革、發展理念和創新成果等文化資源,形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獨特優勢。通過籌建青山熱電博物館,展現發電環節能量形式從化學能到電能轉化的全過程,包括火電生產、節能減排等工作的具體形式,實現融合能源領域科普知識講解與體驗于一體的科普教育基地功能;呈現電力能源行業的起源發展和未來走勢,講好能源結構調整的故事,全面展現能源安全觀、科學知識、環保理念。


      雖然青山熱電廠有著厚重的工業文化底蘊,但是作為武漢中心城區唯一的火力發電廠,依舊肩負著保障著武漢市生產生活用電需求,保障武石化、武鋼等工業和民用供熱的重任。為推動工業遺產保護傳承與文物保護利用相融合,青山熱電廠加強工業遺產的保護措施,提高文物保護利用的社會價值,將兩件核心物件提報參加武漢市文物保護單位遴選,向社會充分展示工業遺產物項的歷史價值、科技價值、社會文化價值。


      為做好國家工業遺產的保護開發利用,青山熱電廠積極融入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工業主題園區,深層次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能源科普教育基地,切實推動工業遺產保護傳承與文物保護利用相融合,深入推進政企合作,開拓國家工業遺產保護開發利用新局面。(鄭大海)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