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來到中國企業擔任項目翻譯,十年來,親眼見證身邊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城市建設,為國家創造價值。”近日,中鐵十四局多哥分公司外籍員工陳歡成了公司的“名人”,他的故事《我在中國企業的這十年》參選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環球網共同主辦的第五屆“一帶一路”百國印記短視頻大賽,被更多人所知曉。
陳歡正是多哥分公司屬地化人才的一個縮影。該公司著力構建屬地“人才庫”,為滾動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自2013年建設多哥道關中學以來,該公司先后承建了多哥5號國道、6號國道、納辛貝埃亞德瑪國際機場、阿塔帕梅市政公路項目等20項工程,目前有三個在建項目,共有屬地員工281人,建設了一支穩定高效的屬地員工隊伍。
“屬地化開展必須確保合規性,我們始終把守法合規當做各項工作的前提條件。”該公司總經理段國亮說。為做到合法合規用工,該公司認真研究當地相關法律法規,特別是當地勞動法、公司法等法律規定,了解企業用工要求,明確中外員工用工比。通過與當地中資企業和屬地企業加強溝通交流,不斷學習借鑒其先進管理經驗。他們對中方員工定期開展培訓,內容涉及外語、當地法規、文化風俗等內容,增強與屬地員工的溝通協作,搭建起中外員工友好共事的橋梁。
該公司建立了“選聘-考察-培訓-考核”四步走人才培養機制。項目實施前,研究制定科學合理的用工規劃,綜合考量項目所需的技術工種、工人數量、進場時間等。對新招聘的屬地員工設立試用期,考察其工作態度、業務水平、綜合素質,試用期滿進行考評打分、擇優選錄。通過中外員工“導師帶徒”“集中學習+日常培養”等方式,有針對性地培養各類技術工種。該公司結合實際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考核獎懲機制,在安全生產、工程質量、文明施工等方面加強對屬地員工的考核,將考核結果作為其薪資待遇調整的依據。每季度對考核優秀人員給予獎勵,對違反管理規定、考評不合格人員及時清退。
“中資企業待遇好,管理水平高,在這里,我不僅有了一份穩定的收入,更學到了很多新的技能。”多哥德誠綜合樓項目外籍員工賽德弗激動地說。幾年前剛入職時,他負責為機械車輛做日常養護,后來跟著中方師傅學習機械車輛的構造、性能、修理等知識,在反復實踐中逐漸掌握了技術要領,目前已經是修理班班長。他所帶領的修理班,專業技術過硬,機械設備維修養護質量好,配件利用率高,為其他班組樹立了榜樣。“像賽德弗這樣業務好、管理能力強的外籍員工還有很多,他們在項目建設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這也是推行屬地化管理的重要意義所在。”多哥卡拉橋項目副經理丁成年感慨地說。
對外籍員工來說,在工作中能否獲得歸屬感、幸福感,直接關系到他們對企業的忠誠度。為此,該公司多措并舉,在細節中融入對屬地員工的關心和關懷。每逢佳節,他們會向屬地員工發放米、面、油等節日禮品。關注屬地員工生活情況,對家庭成員患有疾病、生活困難的員工給予一定幫助。此外,根據該公司屬地員工管理規定,每年向員工發放工裝,工作滿3年的可享受婚育假,工作滿5年的可獲得榮譽證書和獎勵。
屬地化是“走出去”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業降本增效、預防風險的有力抓手,多哥分公司充分激活了人才資源,有效提升了項目管理效能,為公司在當地做優做大奠定了堅實基礎,注入了不竭動力。(李霖 周楓婷)
轉自:經濟參考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