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柳林礦業獲評“全國企業文化最佳實踐企業”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9-01





      8月28日,中國企業聯合會在陜西神木召開2023全國企業文化現場會,授予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神木紅柳林礦業公司(以下簡稱“紅柳林礦業”)“全國企業文化最佳實踐企業”稱號。


      紅柳林礦業于2005年10月25日成立,井田面積138平方公里,地質儲量19.54億噸,設計可采儲量14.03億噸,核定生產能力1800萬噸,配套年洗選能力1800萬噸的選煤廠,是落實陜西能源結構北轉移戰略部署,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建立的現代化大型煤炭企業,也是國家發改委在神府南區總體規劃確定的四對大型煤礦之一。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黨委書記,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朱宏任在致辭中指出,紅柳林礦業始終高度重視黨建引領,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聚焦主責主業,沉淀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紅柳文化”,并持之以恒用文化凝聚員工意志,推動企業健康持續發展,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做出了貢獻。


      朱宏仁表示,紅柳林礦業企業文化建設呈現出黨建鑄魂、融合深植、創新發展的三大特點,突出企業文化的方向要求、實踐要求和價值要求,在保障能源安全、智慧礦山建設、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樹立了“紅柳林標桿”,彰顯了“陜煤擔當”。


      榆林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楊向喜表示,企業文化是推動企業不斷走向成功的原動力,是成就企業永續發展、基業長青的堅實后盾。長期以來,榆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建設,扎實推動國有企業改革,實施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每年安排專項財政資金用于中小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培訓,經過多年努力,以“紅柳文化”為代表的一大批企業文化品牌在榆林大地熠熠生輝,為榆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國務院國資委原行業協會商會黨建工作局局長張濤指出,紅柳林礦業是國家能源戰略布局重要支撐點,產業發展社會貢獻突出。紅柳林礦業長期秉持“奉獻社會,回報股東,造福員工”的企業宗旨,圍繞履行經濟、政治、社會“三大責任”,形成了黨建、安全、生態、創新、人才、管理、共享、廉潔的系統文化支撐,造就了具有鮮明時代特征和企業本土特色的“紅柳文化”。紅柳林礦業的文化落地、文化陣地、文化效能在企業文化建設領域堪稱一流,企業價值最大化得以充分彰顯。


      陜西省企業家協會會長段克明在致辭中表示,紅柳林礦業以戰略思維、時代站位和寬廣視野,凝聚全體員工的智慧,形成了具有強烈時代特征和鮮明企業特色的“紅柳文化”,這是紅柳林礦業企業文化的冠名,是踐行陜煤集團“奮進者文化”的特色成果,是豐富生產經營管理實踐的產物,展示了紅柳林人堅守塞北、頑強拼搏、超越自我、勇創一流的崇高品格和奮進精神。


      陜煤集團黨委宣傳部部長梅方義表示,“紅柳文化”作為陜煤“奮進者文化”的子文化,成為企業凝聚人心、匯聚力量、激發斗志、推動發展的基礎保證和力量源泉,在以文塑形、育人、興企方面為陜煤所屬企業的文化建設提供了思路,總結了經驗,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增添了信心和動力。


      紅柳林礦業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宏以《紅色的信仰 綠色的希望——以“紅柳文化”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作了企業文化報告,系統介紹了紅柳林礦業企業文化的形成發展和探索實踐歷程。他認為,紅柳林礦業在踐行陜煤集團“奮進者文化”、全方位推動企業文化建設、以優秀企業文化助力實現“行業第一,世界一流”宏偉目標的過程中取得了顯著成效,關鍵在于四個堅持:一是堅持突出政治站位,展現文化建設高度;二是堅持服務中心大局,展現文化建設力度;三是堅持深化宣傳主導,展現文化建設精度。四是堅持凸顯以人為本,展現文化建設溫度。


      北京交通大學企業文化管理研究所所長、教授黎群在點評中詳細詮釋了紅柳林礦業的企業文化建設經驗。他認為紅柳林礦業企業文化管理有三點啟示:一是專項文化建設推動紅柳文化有效落地;二是特色管理模式成為紅柳文化重要內容;三是生態文化建設彰顯國有企業社會責任。廣大企業可以在企業文化建設實踐中積極學習借鑒,不斷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經濟日報記者 顧陽)


      轉自:經濟日報客戶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