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底,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白銀集團)銅冶煉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入選國家級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名單,成為該公司一年來以科技創新驅動提速高質量發展的收官之作。這一年,白銀集團在“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理念的牽引下,創新環境持續優化,創新體系日益健全,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成果轉化明顯加快,創新創造創智的動能日益強勁,書寫了點亮“科技樹”賦能高質量發展跑出“加速度”的新篇章。
科技項目引領高質量發展。2023年,白銀集團實施的“含鋅鉛基固廢還原熔煉-連續煙化技術及裝備”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甘肅省科技重大專項“復雜含鋅廢渣資源化利用工程化技術開發及產業化”和“濕法煉鋅過程稀貴金屬富集關鍵技術開發及產業化”等3個項目先后通過驗收,同時,新承擔省級科技類重點項目5項。2023年9月份,甘肅省重大項目“白銀爐技術創新升級項目”竣工點火投產。迭代升級4.0版本的白銀爐不僅一舉跨入國際先進的煉銅工藝技術行列,而且實現了銅產業鏈板塊“白銀爐+閃速爐”的“雙子星”運行模式。隨著自主創新能力的不斷增強,白銀集團鋰電銅箔生產基地成為全國最大的單體電池級銅箔負極材料生產基地;新建成的1.5噸高純錸條制備項目實現生產物料中有價金屬元素的進一步“吃干榨凈”,填補了甘肅省高純錸金屬材料制備技術領域的空白,打造出該公司小金屬產業鏈;50噸精碲制備項目錨定“碲資源回收并高值化利用”的目標正在加速推進;燒結低硫焙燒、閃速熔煉高鐵硅比等多項關鍵核心技術“瓶頸”得到有效突破。
2023年,白銀集團著力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全年實施科技研發、技術攻關項目183項。其中,西北礦冶院實施的“選礦系統提質增效技術研究”項目,有效提升選礦回收率,產業化應用后可多回收鋅金屬5000噸/年,創造經濟效益1億元。白銀集團大力推行“揭榜掛帥”制度, 燃起科研人員創新創智創造的激情,118項“揭榜掛帥”項目遍地開花,全年創造效益6.9億余元。
加快科技成果轉化。2023年,白銀集團獲得甘肅省科學技術獎3項、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1項、甘肅省專利獎3項。備受矚目的“152m2超大面積流態化鋅焙燒爐及其配套系統產業化”項目獲得甘肅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與同濟大學、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攜手完成的“鉛基陽極一步法制膜封鉛關鍵技術及裝備”項目獲得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一種含鉛鋅銀冶煉渣的資源化利用方法”項目獲得甘肅省專利獎一等獎,推動了企業高質量發展和有色金屬行業的科技進步。這一年,13項科技成果通過甘肅省成果評價,其中,5項成果被評為“國際先進”、7項成果被評為“國內領先”、1項成果被評為“國內先進”。
申請專利呈現井噴之勢。2023年,白銀集團圍繞工藝優化、指標提升、設備改造等方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年專利申請量首次突破300件達到318件,同比增長28%,其中,發明專利79件,占專利申請總數的27%;授權專利216件,同比增長38%。信自中心、檢控中心、藍鳥數智公司、鐵運物流公司在“三化”改造中,圍繞核心軟件開發,認定登記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8項,實現“從無到有”的重大突破。
創新型企業不斷增多。2023年,白銀集團所屬新疆礦業公司、新大孚公司、恒誠機械公司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長通公司、恒誠機械公司、鋅鋁型材公司被認定為甘肅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長通公司、恒誠機械公司、新大孚公司申報成為甘肅省2023年第一批創新型中小企業。(王崳石)
轉自:中國有色金屬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