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科技投資集團擔當科技成果產出與轉化、新產業培育與投資的使命任務,實施“1234”發展戰略和“3+3+2”產業布局,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對接,推進38個細分領域創新方向技術攻關、產品開發和成果轉化應用,提升創新能級,賦能產業鏈升級、價值鏈提升,聚力培育新質生產力。組建以來,甘肅科技投資集團2023年研發投入、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銷售收入、科技服務收入較組建之初分別增長1.4倍、3.1倍、1.2倍,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6.2%、39.7%、10.0%;先后榮獲甘肅省企業技術創新示范獎、甘肅省科技進步獎、甘肅省專利獎、“中國好技術”稱號、國資委國企數字場景創新專業賽等省部級及行業獎82項。
開發新產品新技術作為主攻方向
甘肅科技投資集團圍繞現有產業升級、戰新產業培育,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動態實施三年產品開發和技術攻關計劃,推行“揭榜掛帥”、聯合攻關等項目組織形式,打通“市場-研發-產業-市場”的創新鏈、產業鏈循環閉環。一是攻克“卡脖子”技術引領產業發展。22項產品打破國外壟斷,其中蘭州助劑廠有機過氧化物關鍵助劑系列產品、西北永新水性環保涂料、省機械院小型丘陵山地青貯飼草裝備等產品實現國產化替代,正在與中石化安工院、蘭州大學等聯合攻克微通道技術合成過氧化物工程化技術、核電涂料等“卡脖子”技術,填補國內空白;二是攻克共性技術難題支撐行業發展。解決產業共性技術難題14項,省化工院建立了化工反應風險研究、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核心技術體系,省建材院中深層地巖熱成功實現規模化應用,省輕工院活性成分靶向提取等農特產品精深加工技術提升產品附加值10倍以上。組建以來,累計形成新產品新技術80項,通過省級登記備案66項,新增主參編標準90項、授權專利340件,2家企業評為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
實現科技成果轉化作為最終目標
甘肅科技投資集團滾動實施年度重點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設立集團1000萬元/年科技協同轉化專項,引導和支持所屬企業實施一批產學研聯合集成度高、關聯度大、帶動性強的重大科技項目,培育新的增長能級。一是創新模式,加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實施。蘭州助劑廠聯合天津大學實現過氧化二月桂酰、光伏膠膜用引發劑等國產化替代,產品出口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2年產品銷售收入、出口額分別同比增長28.7%、2.4倍。機械院實施“技術(設計)+產品+服務”的整體解決方案,將產品研發一線從車間轉移至田間,以實際需求快速定位產品研發方向、確定性能參數及技術路線,實現研發到成果轉化過程的“短平快”,飼草裝備業務2022年營收同比增長1.66倍。建材院以省級科技計劃+自列科技經費的方式,支持一流科技成果吸收、再創新和轉化,中深層地巖熱供暖技術成功在天水、慶陽、蘭州等8個項目實現工程化應用。西北永新實施涂料研發—生產—涂裝—營銷—服務一體化,實行事業單元制,以項目帶動為突破點,快速實現新產品開發、客戶開發和產品生產能力匹配,2023年水性涂料業務營收同比實現翻番。輕工院立足傳統中醫與食療理論基礎以及現代營養學理念,集成創新應用現代生物技術,培育“科技+文化+健康”萃酒新品牌,銷售收入連年翻番。二是配置資源,梯次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落地。機械院建成運營的高強高導銅合金材料產業化項目、化工院在建的受阻酚及乙烯基新材料項目,將成為甘肅省智能農機及合金新材料、化工新材料領域集研發、科技成果培育和產業技術轉化為一體的成果轉化基地,助力?有色金屬及化工新材料產業鏈供應鏈創新升級。目前,正在論證實施低碳烴氧化催化劑、生物質能源及新材料、數據要素產業園、飛天碳四鏈融合示范園等產業化項目。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作為關鍵動力
甘肅科技投資集團構建以產品開發和技術研究為核心的科技創新體系,大力實施科技創新對標一流提升行動,做細做精全鏈條科研管理,穩步推進混改示范、科改示范,鼓勵和引導所屬企業在科技體制機制上大膽創新。一是構建“三位一體”研發投入體系。形成企業自列科技專項、吸引社會資源、爭取財政支持的多元化研發投入新格局,近年來研發投入保持兩位數高速增長。積極探索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新模式,以技術專利質押貸款有效解決科技成果產業化融資需求。二是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建立科技人才分類評價、選拔及考核機制,設置并實施專家領軍人才、領軍型技能人才頂層崗位,提升了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薪酬“天花板”。推進“項目+人才+平臺”一體化建設,依托專家領軍人才組建17支細分領域創新團隊,圍繞業務發展確定研究方向,配套項目經費,發放人才津貼,切實做到科研服務產業發展。三是優化科技獎勵激勵機制。探索科技骨干人才多渠道獎勵獎酬機制,將科技研發人員的工資待遇與科研產出、科技成果轉化產生的效益直接掛鉤。化工院實行以崗定股、骨干持股、股隨崗變,形成了“科技產出、資質證件、工作能力”為重點要素的骨干人員評價體系,入選“科改示范行動”企業并評定為優秀、良好等次;蘭州助劑廠將研發人員、成果轉化人員的收入同產品銷售利潤直接掛鉤,其中研發人員分配占比60%以上,入選“科改示范行動”企業。
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作為重要保障
甘肅科技投資集團堅持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全面對標本行業國內外一流企業,厘清企業細分領域獨特優勢,精準識別短板弱項,強化關鍵環節資源統籌支持,構筑企業細分領域核心競爭力。一是推進創新型企業再造。全級次對標科技型企業產品市場、經營情況、研發投入、科研人員、研發條件、創新產出六方面標準,實現培育的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量翻番,“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實現突破,現有高新技術企業14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瞪羚企業2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2家、省級工業設計研究院3家。融入甘肅省產業集群,配套大石化產業布局“材料單體—聚合物—應用”的產業鏈,做強做優鏈主企業,培育有機過氧化物、涂層新材料、草牧業裝備“單項冠軍”。二是提升創新平臺能級。以提升自主創新、協同創新能力為核心,按照“核心創新平臺+中試基地”的模式,與細分領域學科排名A及以上的高校院所共建技術研發平臺,依托企業現有中試線及生產基地共建中試轉化平臺。組建以來,新增創新(服務)平臺24家,建成涂層新材料、有機過氧化物、光穩定劑及抗氧劑、醫藥中間體、“地熱+太陽能光熱”綜合互補示范、農特產品精深加工等中試基地,正在推動三個國家級平臺建設。現擁有各類創新(服務)平臺159個,其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國家級平臺13個。
轉自:國資委網站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