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更多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當主角——中國石油厚植青年科技人才發展“沃土”紀實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指出:“要造就規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把培育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這是對青年科技人員提出的殷切期望,為加快建設人才高地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
長期以來,中國石油黨組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工作。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戴厚良強調,青年員工是石油事業薪火相傳的中堅力量,各單位要把培養青年員工作為“一把手”工程,為他們鋪路子、搭梯子、壓擔子,讓所有的奮斗青年都有出彩的機會。人力資源部深入貫徹集團公司總體部署,制定了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干事創業、成長發展的利好清單,推進實施青年科技人才培養計劃、石油名匠培育計劃、工程碩博士培養等系列舉措,厚植人才發展“沃土”,鍛造一批矢志興油、迎難而上、守正創新、實干擔當,堪當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重任的高水平青年科技人才隊伍,讓創新源泉與活力競相涌流。
統籌推進
持續優化青年人才隊伍結構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科技創新日新月異,需要大批有膽識、有能力、有擔當的青年科技人才在新賽道上跑得更快更穩更遠。近年來,集團公司切實將青年科技人才作為戰略人才力量的源頭活水,以培育領軍人才接續力量為主要任務,以提升青年人才能力、素質為目標,扎實推進“人才隊伍接替專項工程”,注重人才隊伍梯次配備,立足長遠、系統謀劃、綜合施策,培養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的戰略接替力量。
任何創新成果都離不開人才。優化人才資源配置,著力培養大批領軍型、實戰型青年人才,有利于為未來發展積蓄深厚能量。青年科技人才培養計劃首批遴選了494名優秀青年科技人才進行重點培養,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企業重大項目、重點工程、重大科技任務中嶄露頭角,加快成為科技創新發展的生力軍。
聚焦“高精尖缺”領域,多渠道引育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集團公司出臺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管理辦法,面向戰略重心、關鍵核心、急需緊缺領域需求,引進“高精尖缺”青年科技創新人才。2023年,集團公司所屬博士后工作(流動)站共計出站博士后180余人。其中,120余人入職集團公司。
2023年3月,中國石油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正式揭牌成立。該學院圍繞智慧能源、新材料、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大數據和油氣工程基礎等專業領域人才需求,采取與高校聯合辦班、定制培養、專業共建等方式培養工程碩博士,為其搭建實踐培養平臺,深入真環境、研究真問題、開展真科研、產出真成果,全力培養有潛質、能創新的青年后備人才。
搭建合理的科技創新人才梯隊,建設更大規模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遵循青年人才成長發展規律,幫助青年科技人才成為高水平創新團隊的重要后備力量。以3年為培養周期,分類分級確定青年科技人才發展目標和培養舉措,做好培養目標跟蹤管理,持續優化青年人才隊伍結構,加強青年科技人才梯隊建設,加快形成專業領域分布科學、年齡結構配置合理的高層級專家接替人才隊伍。
放權“松綁”
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
事業能否快速發展關鍵在人才,人才活力能否充分釋放關鍵在體制機制。集團公司黨組始終把抓好青年人才隊伍建設作為謀深慮遠的戰略設計、攸關全局的戰略安排,加快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制定推行了《關于進一步完善專業技術崗位序列制度的實施意見》《職稱評審管理規定》等系列措施,針對青年人才單獨提目標、提舉措、提要求,加快打造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制度優勢。
持續完善人才工作機制,拓寬青年人才職業發展通道。集團公司深入推進專業技術崗位序列改革,搭建從技術員到集團公司首席專家的9級技術人才晉升體系,打破了技術人才成長的“天花板”。2023年,新選聘40歲以下企業高級專家和一級工程師共140人,青年人才占比逐年提升。同時,建立從初級工到集團公司技能大師9級技能人才晉升體系,形成了縱向晉升有序、橫向轉換順暢的人才發展通道,青年人才的職業發展路徑更加清晰。
優化人才激勵機制,充分調動人才創新創業積極性。在評價體系上下功夫,堅持業績導向,加速構建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主要維度的青年人才評價體系。2023年,首次在集團公司正高級職稱評審中單獨設置青年賽道,134名青年人才通過單獨分組評審晉升為正高級職稱;推行“綠色通道”制度,共有54名青年人才通過“綠色通道”獲評正高級職稱;印發《集團公司技能人才創新團隊管理辦法》,指導各企業圍繞青年人才組建一線創新創效團隊,廣泛開展難題聯合攻關、創新成果推介;創立中國首支技能人才創新基金,印發《集團公司技能人才創新創效獎勵辦法》,集中開展一線創新成果評獎,資助支持青年人才開展一線創新創效系列活動。
為青年人才搭建廣闊平臺。集團公司鼓勵青年人才聚焦生產現場存在的難點、熱點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點子,持續推進青年人才科技創新、降本創效,助力企業提質增效。連續舉辦兩屆集團公司創新大賽,大批青年人才積極參賽,7個專業領域154家企業的1.5萬名技術技能人才組成千余支參賽隊伍開展聯合攻關,解決集團公司級、企業級一線生產難題1400余項,為企業生產經營創效約4億元。
樹立“以用為本”的青年人才觀,破除體制機制束縛,在項目配備、協同攻關、精準激勵等方面給予支持保障,通過多維度錘煉提升人才價值,在崗位實踐中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培養造就
不斷開創人才隊伍建設新局面
人才成就事業發展,事業發展造就人才。集團公司緊緊圍繞落實新時代人才強企工作總體目標要求,積極融入人才強國的“雁陣格局”,制定出臺行動方案及配套措施,全面構建“生才有道、聚才有力、理才有方、用才有效”的人才發展機制,人才隊伍規模實力不斷壯大。
構筑人才培養高地,激發科技創新活力。集團公司優選青年核心技能骨干作為“石油名匠”重點培養,遴選35歲以下生產一線工程師和關鍵崗位技師,通過組織赴國內外知名院校開展學術研修、實施“工程師+技師”雙師型人才培養等方式,培養復合型青年技術技能人才2700余名。以青年技術技能人才為主體,廣泛組織開展創新方法培訓、創新大講堂等系列活動,累計培訓達100萬人次。
人才工作,重在培養。2023年,組織首批41名青年科技人才跨企業跨區域交流鍛煉。今年,啟動第二批青年科技人才雙向交流鍛煉工作,單位數量由20家擴大到68家,重大專項、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大技術現場試驗等崗位占比達75.8%,既涵蓋勘探開發、煉油化工、工程技術等傳統領域,又進一步向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領域拓展延伸,引導人才扎根科研一線貢獻才智,讓更多人才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
青年人才是推動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青年人才的成長,既需要自身努力,又需要組織培養。下一步,集團公司將召開青年科技人才座談會,為青年科技人才搭建橋梁,提供思想交流機會,讓其有充分接觸各行各業科技人員的機會,鼓勵青年科技人才主動作為,最大程度激發成才潛力,在逐夢科技事業中實現淬煉成長。
集團公司切實將青年科技人才作為戰略人才力量的源頭活水,預計到“十四五”末,青年科技人才培養計劃人選規模將達到1000人左右,努力在建設能源與化工創新高地進程中,造就堪當時代重任的青年科技人才。充分運用博士后工作站、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搭建人才培育的有效載體,推進人才互動交流、資源共享;依托國際學術組織,持續開闊青年科技人才專業視野,組織其參加國際交流合作;強化“導師帶徒”培養機制,拓寬集團、企業兩級科技創新團隊建設渠道,賦能青年科技人才培養。
濟濟多士,乃成大業。展望未來,中國石油將持續加大青年人才培養力度,拓寬青年人才職業發展通道,努力推進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深度融合,更好地促進青年人才資源和創新創效要素的功能互補、良性互動,充分激發青年人才創造活力,將源源不斷的人才優勢轉化為澎湃不竭的發展優勢,匯聚成建設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能源與化工創新高地的強大合力和不竭動力。(記者 王欣欣)
轉自:中國石油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