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油氣田:用"數智之筆"書寫"綠色答卷"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6-18





      5月27日,在瀘州酒業園區配氣站內,一架無人機從自動機場騰空而起,執行日巡檢任務,巡檢數據被同步傳輸至后臺。無人機在該配氣站已“服役”1年多,每日自動巡檢2次,守護著園區33.7公里的管道,全年飛行距離達2.4萬公里。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下屬數字智能技術分公司開發的智飛無人機管理平臺,對該配氣站的無人機進行統一管理。平臺打破了“人巡+機巡”的傳統模式,實現無人機全自動精細化巡檢,徹底解放了人力資源。


      “十四五”以來,西南油氣田把碳達峰碳中和融入發展戰略,積極推廣“無人巡檢”“無人值守”等生產方式,以科技創新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


      2023年,西南油氣田首個零碳低功耗智慧井——中62井“閃亮登場”。該井配備一個占地面積只有9平方米的橇體柜,集成了新型分布式光伏系統、智能視頻監控系統、遠程喊話系統、照明系統等。這種橇體柜可支持在后臺遠程查看發電量、電池充放電狀態、系統運行狀態。橇體柜中的智能視頻監控系統具備移動智能偵測報警功能,在無物體移動時停止錄像,降低耗電量,工作狀態的最大功率小于5W,比一個家用燈泡能耗還低。橇體柜每年可為該井提供清潔電能1085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8噸。


      像這樣的節能減排措施,在西南油氣田日常生產經營工作中已是常態。在數字智能技術分公司廣漢設備間的樓頂,一組6.4千峰瓦的小型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為機房設備提供電能。這套系統投入使用后,該設備間全年可節約市電用電量30%左右。在川西北管道高后果區,智能監控“緊盯”紅色預警點位,一些無法使用農電的偏遠點位,太陽能光伏系統為智能監控供電。監控畫面實時接入安眼系統和運維人員手機端,只需通過電腦或手機,即可實現全天候遠程監控。


      除了“看得見”的綠色“武器”,更有“看不見”的綠色“陣法”。公司以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為依托,用科技創新+管理變革不斷擴大綠色版圖。“安眼工程”運用的智能化安全監督綜合管理平臺,集成了智慧安眼系統、視頻智能中臺、生產視頻監視系統、外網視頻平臺、場站AI分析五大系統,與“無監控、不作業”的監督機制配套運行,實現對違章行為的實時抓取、智能識別與主動預警,在1000多個生產場站進行24小時監管,在提升監管質效的同時,大幅節約人力資源。


      如今,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和數字孿生等新興技術在西南油氣田落地生根,公司數字化轉型大跨步邁上新臺階,數字化減排效應正在油氣生產的各個環節顯現出來。僅數字智能技術分公司全年的二氧化碳減排量就達到220噸。按照一畝樹林每日能吸收大約67千克的二氧化碳來換算,相當于種植3283畝林地。


      西南油氣田通過技術賦能,推動管理變革、創新創效,對油氣產業鏈進行數字化改造和工藝優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不斷減少碳排放量,書寫出精彩的“綠色答卷”。(安心)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