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改革“雙百行動”是由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組織開展的專項行動,選取百余戶中央企業子企業和百余戶地方國有骨干企業,主動探索創新推進綜合改革,打造一批“改革尖兵”,即“雙百企業”。入列“雙百企業”代表著企業具有較強的規模效益、成長潛力及市場競爭力,能夠得到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
近日,“雙百企業”名單揭曉:561家企業上榜,汾酒名列其中。
自2018年“雙百行動”啟動至今,盡管“雙百企業”名單不斷調整,汾酒卻始終以優異的表現穩居榜單。再次入選“雙百企業”,不僅意味著汾酒的改革成果獲得肯定,也證明其在行業發展中充分發揮“頭雁”作用。
再次入選“雙百企業” 改革成果獲認可
在此次入選“雙百企業”的561家企業中,山西省7家企業入選,汾酒位居前列。
對比近年來的榜單,“雙百企業”數量有增,也有減。比如,2022年3月的榜單與2021年9月的榜單相比,上榜企業總數增加5家;此次更新的榜單與今年2月發布的榜單相比,上榜企業總數減少了10家。
而在榜單的歷次更新與調整中,汾酒始終占有一席之地,是山西省乃至全國國企改革的突出代表。
1994年,汾酒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山西首家上市公司,也是白酒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從1993年到2002年,國企改革進入了產權改革階段,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成為核心問題。2002年4月,山西省政府對國有資產實行授權經營,在原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公司基礎上改組成立了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汾酒由此走上現代化、市場化的創新發展之路。
2017年,在經歷了一輪白酒行業深度調整之后,汾酒迎來山西省加快國資國企改革的歷史機遇。當年2月,汾酒與山西省國資委簽訂了三年任期經營目標責任書,成為省屬國有企業中首家目標責任書改革試點,開啟白酒行業新時期國企改革試點元年。
2019年1月11日,山西汾酒以“首個國企改革案例”的身份登上《人民日報》,“汾酒樣本”成為國企改革的示范。
改革讓汾酒走上發展的快車道。從2017年到2023年,汾酒營業收入增長428.84%,成功突破300億規模。
動態調整是“雙百企業”榜單的一大特色,此舉在于充分發揮榜單的激勵作用。而常年穩居“雙百企業”榜單,代表著汾酒的改革成果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縱觀汾酒改革實踐,其在體制改革、組織建設、品牌形象、市場拓展等多個方面均有創新之舉,取得了顯著成果。
體制改革方面,2018年,汾酒通過轉讓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的方式,引進華潤創業作為戰略投資者,企業混改取得關鍵性突破,不僅實現引資、引智,還促進汾酒管理水平的提升,進而實現管理與戰略的高度協同。
組織建設方面,汾酒著力提升人才結構,敢于在關鍵崗位使用頂級人才,同時打造提升人才機制,進一步拓寬選人用人渠道,形成能上能下、動態競爭的上崗機制,促使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全面激發內生動力。
品牌形象方面,汾酒以“文化為魂”,不斷加深文化建設,去年制定《汾酒遺產保護總體規劃》,并牽手制定《中國酒業活態文化遺產團體標準》,保護企業、酒業的文化遺產,同時還通過“杏花節”“汾酒封藏大典”等系列IP活動,充分釋放品牌的文化活力,以“活態文化”之姿,走近消費者、打動消費者。
市場拓展方面,汾酒通過渠道端的創新改革,有力推動全國化進程,重點聚焦市場從傳統的京津冀、魯豫、陜蒙等環山西板塊市場,逐步向江浙滬皖、粵閩瓊、湘鄂、東北、西北等五大板塊轉變,其中長三角、珠三角保持較快增長。
2023年,汾酒改革更是全方位取得突破:市場層面,國際國內市場齊頭并進;品質為基,產品追求精益求精;文化為魂,厚植品牌發展優勢;改革賦能,釋放創新發展動能;管理驅動,持續提升精細化水平;人才支撐,激活高質量發展引擎;民生保障,勇擔國企社會責任。
持續改革為汾酒帶來的改變是肉眼可見的:過去三年,汾酒銷售收入連續實現超20%的增長;自汾酒1994年上市以來的30年間,汾酒累計分紅總額超過169億元。
清香崛起走出國門
“雙百行動”的另一作用,是將入榜企業列為標桿,充分發揮示范突破帶動作用。汾酒向來不忘以自身發展引領產區、品類、行業的發展。
產區層面,當前,酒類市場呈現出“向優勢產區、向優勢產能、向優勢品牌”集中的發展趨勢。汾陽杏花村是清香白酒核心產區,在汾酒的帶領下,杏花村已經形成產區優勢,杏花村汾酒特色專業鎮建設重要性凸顯,一個500億級的產區正在成為現實。
品類層面,汾酒引領的“清香大時代”正在到來。2022年,汾酒倡議發布中國白酒“大清香時代”倡議書,呼吁共同開創一個“大清香時代”。2023年清香白酒銷售規模突破900億元,占到白酒份額15%。此外,清香白酒的產量占比也在逐步提高,各大產區以及各梯隊企業都在合力助推清香白酒品類價值的提升、品牌形象的提升以及產區發展的向上。
產業層面,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享譽海外、1952年第一屆全國名酒評選榮膺中國名酒,見證了汾酒所推動的白酒國際化、名酒化時代。近年來,汾酒的國際化明顯加快,遠銷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
去年,汾酒還聯袂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7家中國白酒企業共同發起申請進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成為打造“中國酒”話語體系的標志性事件。
由此可見,汾酒的改革不僅實現企業的快速發展、品牌的加速復興,助推中國酒業進入“大清香時代”,更為全行業高質量發展樹立了“汾酒樣本”。
汾酒黨委書記、董事長袁清茂強調:“汾酒集團將大力推動管理思維現代化、經營方式現代化、治理能力現代化,堅定不移踐行復興綱領,建設世界一流企業,走好汾酒特色企業現代化新征程。”
按照汾酒《復興總綱領》,在2030年之前,汾酒復興分為兩個階段:2022-2024年為第一個階段,是汾酒復興的發展轉型期和管理升級期;2025-2030年為第二個階段,是汾酒復興的成果鞏固期和要素調整。
2024年是汾酒復興第一階段的收官之年。如今,汾酒正以《復興總綱領》為引領,以國企改革試點為機遇,全方位升級改革、管理、營銷、生產、科研、文化、人才、品牌、產品等全部要素,全方位推動汾酒高質量發展,又好又快地扎根中國酒業第一方陣。此時,汾酒再次上榜“雙百企業”,無疑為其復興增添了新的動力。(汾文)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