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洋豐“三雙一多”戰略助推轉型升級,榮獲全國石油和化工企業管理創新一等獎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9-10





      9月5日,第十七屆全國石油和化工企業管理創新大會在曲阜召開,會上發布了第十七屆全國石油和化工企業管理創新成果。新洋豐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報的《傳統肥料企業以“三雙一多”戰略推動高質量轉型升級的管理實踐》成果從全國291項申報成果中脫穎而出,榮獲企業管理創新成果一等獎。同時,榮獲管理創新成果獎的還有云天化集團、先正達集團中國、陜西延長石油、中海煉化等知名企業。


      全國石油和化工企業管理創新大會是具有較大影響的全國性行業企業管理創新經驗交流的品牌盛會,每年舉行一屆,旨在總結和推廣新時代石油和化工企業管理創新經驗,探討企業改革發展和管理面臨的突出問題,傳播國內外先進管理理論和方法。


      以“戰略轉型”迎接產業發展新機遇


      “十四五”以來,磷化工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關鍵期,發展路徑正在從規模擴張為主的產能建設向創新為主、著眼拓展滲透滿足精細化、專業化、系列化細分市場的精耕細作轉變。磷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是傳統產業升級、實現“雙碳”目標的必然要求。


      磷復肥制造業發展至今,傳統的管理運行模式開始面臨能源利用率低、污染物排放量大及環境污染問題嚴重等共性問題。“雙碳”背景下,企業急需探索新的經營管理模式,利用磷化工產業鏈一體化優勢激活產業生機與活力。


      為應對挑戰,新洋豐明確企業發展方向,積極調整戰略方向,自2023年初全面實施“三雙一多”戰略。核心要義是通過堅持磷復肥主業與精細化工“雙主業”發展方向,實現磷資源價值最大化;著力打造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質量“雙核心”競爭力,把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做到行業第一;加強磷復肥和精細化工“雙團隊”建設,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憑借強大的生產規模、原材料自給能力、技術創新以及品牌影響力等優勢,新洋豐從磷礦資源的初級利用向精細化工領域邁進,構建起礦山、肥料、精細化工、磷石膏綜合利用等磷化工全產業鏈體系,實現了對磷、氟、硅等多種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成為引領磷化工行業綠色發展的風向標。


      以“戰略實踐”驅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三雙一多”戰略深入研究產業鏈協同發展的同時,立足產業發展需求,深耕磷礦資源精細化高端化利用領域,在產品研發、生產制造、技改升級、營銷服務等環節全方位實踐,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與經驗,充分符合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發展需求。


      近三年來,新洋豐總投資超30億元建設一大批精細化工重點項目,激活企業第二增長曲線;湖北荊門生產基地30萬噸合成氨技改項目投產后,噸氨能耗降低30%,節能減排效果顯著;今年以來,硫酸鉀復合肥廠年產6萬噸硫酸鉀項目成功投產,擬在新疆阿克蘇園區投資新建60萬噸/年新型作物專用肥項目,進一步提升產業發展能級,強鏈補鏈;生產基地引進自動化設備,加強數字化管理,顯著提升生產智能化水平。


      新洋豐“三雙一多”戰略成功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協同發展。聚焦土壤與作物養分需求特點,推出近30種作物專用肥,實現大田作物平均增產8%~10%,經濟作物平均增收10%以上;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連續納稅并促進就業,近三年累計納稅達163009.63萬元;堅持“綠色洋豐”環保理念,公司加大投入、嚴格管理,使企業的環保治理和磷石膏綜合利用水平走在了行業前列。


      以“戰略領航”激發企業管理提升新動能


      本屆成果立足中國式現代化新時代、新征程,著重體現企業在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國家“十四五”規劃,重點評價申報單位在發展新質生產力、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及綠色低碳轉型等方面的最新管理實踐。


      新洋豐在精細化管理、綠色制造、文化引領上成果顯著:在管理模式上,依托自有磷礦資源,實現雙主業協同,推進從粗放式到精細化的管理水平的提升;在數字化建設方面,對投料、分篩、轉化、包膜等工段及中央控制系統進行自動化改造,推進管理數字化;在綠色制造方面,投資超過10億元開發節能減排設備和工藝,有效處理廢氣、廢水和固體廢棄物;在文化引領方面,著力打造“專特優強”洋豐特色,鑄就企業品牌烙印和基因。


      通過實施“三雙一多”戰略,創新升級管理模式,新洋豐穩步構建起磷化工產業鏈一體化新格局,為傳統肥料行業激活新質生產力、引領和帶動磷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開辟了新路徑。新洋豐獲此殊榮,印證企業戰略在促進管理提升、創新發展方面的重要推動作用,同時為推動磷化工產業鏈一體化新格局,為磷復肥龍頭企業引領行業發展,樹立管理創新示范標桿。(孫雪)


      轉自:中國經濟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