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北油氣田地處大漠無人區,開發面臨超深等世界級難題,西北油田持續升級"油公司"模式改革,精兵、簡政、放權、減負,促進人力和效益最大化,確保高效開發。管理順北油氣田的采油四廠人均利潤、人均產量、用工成本占比等指標連續4年被集團公司評為上游標桿。
油藏開發持續升級 打造高效開發示范區
順北4號斷裂帶僅有19口井生產,今年已產油33萬噸、天然氣5.8億立方米,占順北油氣產量的26%。建產以來,累計產油160萬噸、天然氣31億立方米。這樣的好成績得益于勘探開發、地質工程和廠院融合一體化管理方式,開發質量、效益和成本均優于上游老油區,成為高質高產開發的"王牌"示范區。
"順北油氣藏平均埋深7300米以深,只有立足'少井高產',持續推進管理和科技創新,才能更好地降低開發成本,實現效益開發。"采油四廠廠長劉耀宇說。
采油四廠充分發揮"油公司"模式優勢,與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及高校合作,組建開發地質、油氣藏工程、建模數模3個專業組,搭建高水平基礎研究、高質量技術攻關、高效率成果轉化三大平臺,在產量任務、共同研究、產能建設、提高采收率等方面同目標、同責任、同考核,全力推動"大兵團"作戰、廠院一體化攻關。
他們在基礎研究中定方向、在動態分析上找規律,開展了油藏精描、數模建模、采油工程基礎研究,構建完善了"542"高效開發體系,并攻克"鉆沖支撐一體化"等12項關鍵技術,突破重晶石解堵劑等增產技術,建立集成共享體系,形成以氣舉采油為主的人工舉升開采方案,7300米以深規模儲集體預測吻合率達到90%以上,單井產能由3年前的2.5萬噸/年提高到目前的8.2萬噸/年,夯實了"少井高產"的技術基礎。
2022年以來,采油四廠生產油氣年均增長53萬噸油當量,自然遞減率從35.72%下降到18.49%,動用儲量采收率提高1.66個百分點。
順北油氣田發現至今,已連續6年獲得重大油氣突破,快速建成了一個百萬噸級原油、兩個10億立方米級天然氣生產陣地,累計產油氣超過1100萬噸油當量,成為近年來塔里木盆地油氣勘探開發的新亮點。
體制機制持續升級 人人都是價值創造主體
深化"油公司"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提高效率、增強活力。"僅有百余人的采油四廠,要管好年產超300萬噸油當量的大型油氣田,必須激發每一個價值創造主體的活力。"采油四廠黨委書記、副廠長羅榮說。
近年來,采油四廠結合現代企業制度發展趨勢和國際領先油公司的先進實踐,持續探索"三位一體、四化融合"順北模式,按照"生產指揮統一、機構部門精簡、業務分工協作、運行高效流暢"的原則,通過管理優化和組織再造,層級更加扁平、流程更加簡化,消除崗位壁壘、打破專業界限,效能持續提升。他們按照"集中監控、無人值守、少人巡檢、專業維修"標準,進一步明確內外操、專業維修、故障巡檢等崗位職責,以固定站庫和開發條帶為基本單元設置生產運行班組,深化"井站一體化"運行,打通"廠直管班站"的最后一公里,生產運行效率較傳統采油廠提升36%。
智能油田建設是實現開發質量跨越式提升的重要手段。采油四廠堅持數字化賦能,推進"三端三系統"智能油田建設。前端依托SCADA系統,實現所有油氣井、集輸站庫、生產管線數據自動采集及控制;中端依托生產指揮系統,實現油氣生產全業務鏈的集中監控、過程預警、異常處置;后端依托智能油田系統,實現油藏動態管理、生產運行優化等八大業務領域輔助決策。中國石化首座數字化交付的順北油田聯合站整體用工較同類站庫節約61%,天然氣處理廠整體用工較同類站庫節約70%。
創新驅動本質上是人才驅動。采油四廠立足"一專多能"提升目標,持續推進大崗位運行,分類分級開展"培訓+實踐"融合式培養,搭建"動態分析比武""青年學術論壇"等平臺。該廠將產量效益等目標責任傳遞至班組,同時強化薪酬資源向一線、生產技術崗位、價值貢獻個體傾斜,促進人人向價值創造發力。
他們充分依托市場優質技術、專業資源,構建了"引、管、培、退"優質優價、優能優價等六大機制,培育"1+N"高端高效市場,有效發揮合作方自主管理優勢,在保持自身隊伍精干的同時高效保障采油廠快速發展。
油藏經營持續升級 效益倒逼生產經營全過程
"今年,采油四廠聚焦產效益油、干效益活兒,利用效益倒逼管控生產經營全過程,實現油氣生產提質提效。"采油四廠總會計師安媛說。采油四廠全鏈條優化、全流程監控、全過程處置,尋找產量與效益的"最大公約數",全力打造"最具價值創造現代采油廠"。
根據順北油氣田少井高產、單井投資大等特點,他們將單井、單站作為最小評價單位,深入分析不同區塊、條帶、井組、單井,合理確定開發參數。6月,他們在對順北注氣全價值鏈成本分析對比中發現,高注低采單元注氣效益最優。于是,技術人員優化調整年初的注氣方案,讓注的每立方米氣都有效果、有效益。
采油四廠通過業財結合及時做好費用的優化平衡,發揮預算牽引作用,壓減低無負效投入,縮減非生產性開支,推進項目效益排隊比選機制落地,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其中,在4號斷裂帶,他們通過建立集中注氣站,全周期可節約注氣投入7400萬元。
順北油田聯合站電氣化水平較高,大型裝置多,用電能耗占順北油氣田的78%。在夏季用電高峰期,該站員工緊盯原油天然氣的處理及外輸過程中水電主要消耗點,確定溫度、壓力、化工材料等最優運行參數,實施了外輸管道壓力優化、壓縮機運行模式優化、再生氣流程切改優化等措施,全年可節電2280萬千瓦時。(張俊 王明堂)
轉自:中國石化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