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7時,面對入冬以來迅速轉冷的天氣,吉林油田黑46注入站員工田洪波主動對壓縮機運行參數變化加密監測,以確保冬季生產平穩運行。截至目前,該站作為CCUS業務的功勛站,已累計注入二氧化碳353萬噸,實現了國內最大規模的碳注入,相當于植樹3080萬棵。
員工的主動擔當,源于“碳”路筑夢的力量。多年來,根植于CCUS業務的沃土,吉林油田一路培育和積淀出“封碳不封思想,用碳先用擔當”的精神財富,并憑借這股堅實的精神動力走出了一條CCUS業務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新”路。
生根:全新業務“長”起來
樹木之根,向下扎得愈深,向上生長得愈發茁壯。
吉林油田CCUS業務從主動加壓到艱難求索,從刻苦攻關到沖破迷霧,從技術領先到成為行業標桿,從中國石油走向世界舞臺,歷經30多年時間。
30多年來,吉林油田一直精耕于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領域。CCUS業務技術、生產、管理等各條戰線廣大干部員工敢為人先、銳意創新、奮發實干,逐步摸索形成了陸相油藏CCUS-EOR全產業鏈配套技術,建成了國內首個、亞洲最大的全產業鏈、全流程CCUS-EOR示范項目,累計封存二氧化碳353萬噸,相當于植樹3080萬棵,近204萬輛經濟型轎車停開1年。
目前,該項目已發展成為國內二氧化碳集中式注入最早、工藝流程最全、HCPV(地下烴類孔隙體積)最大、驅油效果最好、二氧化碳埋存量最多的CCUS品牌項目。
能交出這樣卓越的成績單,背后必然有卓越的團隊;一路走來,能推動團隊風雨無懼、迎難而上,一定是股更加強大的力量。
那么,這股力量來自哪里?
開花:文化之魂“育”出來
種什么樣的種子,就會開出什么樣的花。
在吉林油田的沃土上,伴隨著CCUS業務的一路成長,CCUS精神文化的種子也一同在發芽、破土、生長,并逐步綻放出最美的花朵。
打“江山”很難,守住并保持CCUS業務先發優勢和領先優勢,更是不易。吉林油田一邊打造CCUS技術策源地,一邊深度總結、培育CCUS精神文化,并依靠強大的精神文化力量,推動實現企業發展更上一層樓。
在深入推進文化建設進程中,吉林油田二氧化碳開發公司黨委充分借鑒油田內外兄弟單位優秀經驗,分析研判自身實際,進一步明確企業文化建設方向。以深入挖掘CCUS精神為重點,精心謀劃實施方案,積極構建特色文化體系。公司成立5個專項工作小組,明確主要任務,制定時間表、明確任務圖,形成“一周一部署、一周一總結、一周一點評、一周一督辦”的“四個一”工作法,掛圖作戰、全面推進。
企業文化不僅僅是高層管理者的理念,更是全體員工共同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
為更好開展創建活動,二氧化碳開發公司黨委廣泛發動、集思廣益,通過提高全員參與度來增強大家對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提高工作主動性和創造力。通過全員聯動,文化建設漸入佳境:初期累計征集崗位工作信條272條、視頻167個。經反復提煉、萃取,公司最終確定了“封碳不封思想,用碳先用擔當”的CCUS文化內涵,“'碳'本求源,'氣'壯山河”的CCUS發展愿景,即堅持綠色用碳埋碳,打造國家級CCUS技術策源地,建設高質量溫室氣體減排項目,全力書寫“端牢能源飯碗”的綠色答卷。
凝聚共識,營造聲勢,精神文化之花開了,且越開越大、越開越美,會結出什么樣的果實?
結果:綠水青山“動”起來
CCUS業務之根本,是“碳”;而碳,關乎著子孫萬代賴以生存的綠水青山。所以,不但要做,而且必須做好!
正是緣于這樣的情懷和擔當,一路走來,吉林油田CCUS業務一線廣大干部員工銳意進取、勇于擔當,用實干沖破一道道關隘,踏上一個個臺階,實現一個個跨越。
激發自豪感。一枚枚獎章,一個個榮譽,一項項成果,不僅展示著企業良好形象,更讓員工真切感受到自己奉獻與付出所創造的巨大價值,提升了自己的職業榮光。
增強凝聚力。CCUS發展成果惠及了一線員工生產生活。二氧化碳開發公司黨委通過提升員工飲用水質、開展困難幫扶和改善前線居住條件等樁樁實事,開展大合唱、健步走、球類比賽等件件好事,拉近了黨群、干群關系,增強了干事創業整體合力。
提升戰斗力。在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吉林油田“五上”精神及CCUS文化引領下,“碳”路人始終艱苦奮斗、向“新”而行,涌現出了李明卓、周立興等或執著于將冷板凳坐熱,或默默在生產一線堅守的勞模人物;涌現出了CCUS技術攻關團隊、青年創業團隊等一個個胸懷大局、屢創佳績的英模群體。其中,CCUS技術攻關團隊還獲得了集團公司第二屆“感動石油人物”團體提名獎。廣大干部員工以他們為榜樣,立足崗位爭一流、創新實干比貢獻,打贏本質扭虧攻堅戰的戰斗力全面增強。
CCUS業務培育、發展了CCUS文化,CCUS文化又引領著CCUS業務快速發展。目前,隨著長達400公里的吉林石化-吉林油田二氧化碳長輸管道工程建設的啟動,CCUS工業化推廣步伐不斷加快,“'碳'本求源,'氣'壯山河”的美好畫卷正徐徐展開。
青青山水可印證,漫漫碳路鑄精神。下一步,吉林油田將繼續搶抓國家“雙碳”機遇,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強化低碳轉型發展擔當,彰顯文化品牌力量,為早日建成千萬噸級綠色能源企業接續奮斗,為集團公司建設基業長青的世界一流企業再立新功。(本報記者 劉曉娣 通訊員 井惟瑞 特約記者 安寧)
轉自:中國石油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