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門油田職業技能等級認定"送考出海"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2-21





      “規范操作,低速行駛,安全為先。”春節期間,在乍得上游項目公司生產庫房內,培訓師張杰正在對10名乍得當地學員進行叉車駕駛的技能培訓。隨著培訓合格證書正式發放,此次玉門油田“送教上門”“送考上門”工作圓滿完成。


      新年伊始,玉門油田海外服務團隊將一線人才培訓的“服務大餐”,送往乍得采油廠和煉油廠,這是玉門油田率先實踐拓展海外培訓市場的新模式。此次“一線服務”,重點結合中國石油乍得公司推進本土化進程的相關要求,積極構建國際化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體系,是“赴華培訓”的有效補充,對全面提升本土化員工隊伍素質、保障海外項目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積極幫助和基礎保障。


      培訓團隊充分考慮本土化員工學習認知的規律特點,將已實施的本土化培訓中應用成效顯著的實施經驗、教輔資料等,進行“去偽存真”的移植應用,確保教學實施的高效性、科學性;針對目前本土化程度較高的崗位,優選原對口支持的技術負責人,超前開發課程體系和課件題庫,發揮熟悉工藝、了解學員的優勢,壓減適應期,提升有效教學時間;積極服務“倒班生產”的特殊性,保障生產運行的連續性;調查研究影響培訓實施的潛在問題,提出優化崗位培訓的實施方式,創新開展教學工作;針對當地員工崗位履職能力和日常工作的實際需要,差異化設置教學課程。


      玉門油田按照乍得公司要求,實施技能認定“送考上門”,將傳統的學習方式優化為場景化教考的實戰演練。這種真學真練的方式不僅提高了當地員工的技能水平,也為他們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臺。


      在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送考上門”的同時,玉門油田同步開展“崗位培訓”和“一線巡診”服務。針對當地員工在工作中遇到的“大不解”和“小難題”,專家們耐心細致地解答,直擊學習難點、痛點,促進當地員工實現從“機械學習”到“理解掌握”的轉變,提升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


      下一步,玉門油田將探索形成區別于全脫產集中培訓的運行模式,固化形成可持續推廣的制度和標準。(通訊員 欒海燕)


      轉自:中國石油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