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石化勝利石油工程公司:打造精益管理“四梁八柱”體系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4-09





      實施88個課題,累計降本增效1.86億元。2024年,中國石化勝利石油工程公司(以下簡稱“勝利石油工程公司”)在推進精益管理方面成效顯著。


      今年3月,該公司在去年試點基礎上,發布了“非流水線工程精益管理模式”。這一初代管理模型具有標準化、可復制和持續迭代的特點,標志著公司精益管理推廣應用的“四梁八柱”體系已基本構建完成。


      思想破冰:頂層設計引領精益管理新方向


      如果將常見的制造企業流水線作業比作“一條線”,那么石油工程的生產場景就像“一張網”--項目分散、場景多變。


      “網”意味著攤子大:管理精細則創效空間大,管理粗放則效益流失大。


      “石油工程提速、降本、增效是當前亟待破解的難題,傳統運行和管控模式難以解決這些難題。”在3月12日召開的精益管理總結部署會上,勝利石油工程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舒華文進行了詳細分析。


      為解決這一問題,勝利石油工程公司針對石油工程行業“網”的特點,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便從“精益管理與石油工程行業有機結合”方面進行開創性探索。


      公司通過編制《精益管理工作運行方案》,搭建了“公司+各單位”兩級精益管理運行架構,形成了以公司精益管理領導小組為中心的“指揮部”,以及由精益管理工作專班、各單位推進組和課題組為骨干的“作戰部”。


      他們從“點”切入,通過“全業務鏈價值診斷”與“成本結構分析”,尋找“出血點”“梗阻點”和“浪費點”。在此基礎上,各下屬單位紛紛推出創新舉措:黃河鉆井總公司總結提煉出不同鉆機快速鉆井先進經驗、多趟鉆逐步降低活動成本等數項經驗做法;管具中心通過選拔22名一線班組精益管理員,實現基層班組95%的覆蓋率;海洋鉆井和井下作業公司攜手實施船舶一體化運營和碼頭資源共享等優化措施,累計實現降本增效1388萬元……


      行動破題:試點運行探索精益管理新路徑


      近兩年來,勝利石油工程公司面臨的經營壓力持續增大。在勝利油田主戰場,常規工作量的結構和定額價格均發生了重大變化,對單井項目的收入及施工效益造成顯著影響;與此同時,非常規頁巖油領域投資壓降,公司全鏈條與甲方協同降本的壓力進一步加劇。


      如何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掌握生產經營主動權?


      井下作業公司是勝利石油工程公司最早啟動精益管理實踐的單位。2023年以前,公司生產時效面臨嚴峻挑戰:電驅壓裂設備的搬遷平均耗時12.5天,柴驅壓裂設備也需7天,泵配每完成10段作業便需更換,高壓管匯檢查耗時更久。


      試點精益管理之初,干部員工們用寫實記錄法捕捉每個環節的“時間小偷”,精準識別出制約效率的關鍵因素:吊裝作業缺乏統一規劃和高效工具;場地布局和設備擺放不合理導致作業無法同步開展;設備故障頻發、工序協同不暢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整體施工時效。


      原因找到了,變革的號角也正式吹響。井下作業公司副總工程師兼壓裂技術中心政治教導員、黨委書記朱慶勝詳細介紹了行業變革的具體成效:“鉆修、試油行業通過模塊化搬遷、優化施工工藝,生產時效提高20%;壓裂行業通過創新'高壓軟管連接模式'減少連接點60%,時效提升40%,成本降低50%。”


      2024年,勝利石油工程公司下屬各單位紛紛構建了符合自身特點的精益管理運行體系,關鍵業務流程的節奏感明顯增強,各環節的時間和資源消耗大幅降低,組織運轉更加靈活協調,公司整體運營效率顯著提升。


      其中,最顯著的成果體現在關鍵指標的顯著提升:15家單位(部門)共立項實施88項精益改善課題,推動180余項關鍵指標優化提升,全年實現降本增效1.86億元。尤其在專業考核中,鉆井周期、復雜故障處理時間等關鍵指標表現突出,在本部鉆井和作業兩大專業領域均排名第一。


      發展破局:全面推廣構建精益管理新生態


      “精益管理的核心在于實現持續改進與突破創新的平衡。”勝利石油工程公司改革管理專家劉偉表示,“精益管理的最終目標是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在實踐路徑上,該公司采取雙維度推進策略:橫向上由“點”向“面”延伸,將精益理念從生產環節向全價值鏈拓展;縱向上由“基層”向“頂層”深化,推動精益管理在戰略決策、組織架構、績效考核、人才培養等各方面的全面落地。


      劉偉指出,“由點及面”“由基層向頂層”的延伸就像是給整個生產鏈條裝上“價值優化器”。


      過去,該公司的兩家涉海單位--海洋鉆井公司和井下作業公司長期租賃船舶約11艘,并同時租用勝利13#和8#兩個碼頭。由于船舶與碼頭各自獨立運行,導致船舶待命率高、甲板裝載率低、碼頭共享率低,整體使用成本居高不下。


      如今,公司通過強化船舶一體化運行管理,建立了統一的運行例會制度,優化了基層用船管理模式。同時,通過加強船舶共享過程管控和統籌調度,顯著提升了運營效率。


      “僅壓減船舶數量減少支出,預計每年節約1800萬元,我們還可以通過船舶轉租進行創效,優化調整船舶待命費率減少支出。”勝利石油工程公司生產運行管理部副總工程師、船舶碼頭資源共享課題組副組長林增勇說。


      據悉,今年勝利石油工程公司精益管理工作的重點是全面構建系統性、協同性、可持續的精益管理體系,尤其是在技術、物資、裝備、市場四大業務領域率先開展管理模式創新與構建。


      目前,勝利石油工程公司通過總結提煉“非流水線工程精益管理模式”,構建了標準化、可復制、可持續迭代的初代管理模型,建立了效益評估、考核激勵、典型引領、人才發展等配套機制,通過網站、簡報、月會等多種形式搭建經驗交流平臺,持續提煉總結優秀實踐案例。(孫萬芹 張玉 張偉英)


      轉自:中國企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