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煉化青年員工“走上講臺”,為基層干部傳授新技術、新理念--
“新帶老”激活雙向成長引擎
4月22日上午,大慶煉化公司煉油控制中心225辦公室里,煉油一部青年二級工程師陳爽正在給部主任張力民講解流程模擬軟件,演示如何對高溫油品進行指標分析。這種由青年員工向領導干部傳授新技術的場景,是該公司“反向師帶徒”活動的生動寫照。
與傳統師帶徒模式不同,大慶煉化的“反向師帶徒”活動打破常規,讓青年員工擔任導師,為領導干部傳授新技術、新理念。自4月上旬啟動以來,這項創新活動在企業內部引發熱烈反響,開啟了一場別具特色的“代際融合”。
“剛聽到這個消息時,我還有點不敢相信。”32歲的青年導師任家瑞笑著說。他是公司“青馬學員”之一,擅長高壓電氣設備維護。在這次活動中,他成為電儀運行中心主任胡憲敏的“導師”,負責講解電氣調度自動化系統。
作為公司電氣專業數字化轉型的基礎,電氣調度自動化系統在監測電氣設備運行狀態、上傳故障報警信息上起著關鍵作用。任家瑞從網絡結構入手,深入淺出地解釋“三層兩網”“四遙”等專業術語。在交流過程中,胡憲敏不時提出專業問題,促使任家瑞不斷深入思考。“備課和講解的過程,對我來說也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任家瑞感慨道。
胡憲敏同樣收獲頗豐:“以前總覺得數字化是年輕人的事,現在通過學習才發現,這些新技術能切實解決實際問題,我們所有人都應該學。”
像這樣的“反向教學”場景,如今在大慶煉化每天都在上演。活動啟動以來,54名青年員工通過自主報名和組織選拔,與二級正職以上領導干部一一結成師徒對子。這些青年導師中,有在集團技能大賽中摘金的“技術大拿”,也有參與新產品研發、數字化轉型攻堅項目研究的“科研新秀”。
“反向”并不意味著單向輸出。在一次學習交流中,青年導師李躍華提出通過開啟副線閥,來保證二套酮苯裝置換熱器E-228的換熱效果,但遭到煉油三部主任李訓的質疑:“你有沒有想過,長期開啟副線閥會導致后路管線出現嚴重的沖刷腐蝕現象?”一時間,交流陷入停滯,李躍華當即陷入沉思--確實忽略了設備長期運行的潛在風險。
第二天,李訓又帶著李躍華去現場調研換熱器情況。最終,2人結合實際設計出一套“三次塔進料加熱器疏水閥換型改造方案”,不僅解決了進料溫度不足導致溶劑回收率低的問題,還徹底解決了之前的顧慮,保障了裝置長周期高效運行。“李訓主任教會我,創新要立足實際,而我也讓他看到了新技術的應用潛力。”李躍華說。
“反向師帶徒”不僅表現在理論層面,更在實踐中開花結果。師徒們結合大慶煉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發展方向,共同挖掘創新切入點,推動理論成果向業務實績轉化。
在非標管束試壓胎具研制項目中,青年導師祝慶偉與檢維修中心主任于冰結成師徒對子。祝慶偉提出了制作封堵環和改良單管試壓設備兩種方案,于冰則從安全和實用的角度提供了專業建議。他們的方案成功落地,預計可為公司節約大量非標管束試壓檢修成本。
“反向師帶徒”不僅是一次活動,更是一場關于未來的對話。它讓傳統與創新相遇,讓經驗與激情碰撞,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正如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周世巖在“反向師帶徒”活動簽字儀式上所說:“今天簽下的,是'教學相長'的約定,是'雙向賦能'的承諾,更是'愿與企業共成長'的愿景。”(記者 丁玲 王若歡)
轉自:中國石油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