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0月,《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發布,企業活力開始得到顯著增強,企業也開始探索自己特色的管理和文化。同時,企業文化理論的幾部經典著作,包括威廉·大內的《Z理論》,還有《公司文化》和《追求卓越》等也基本在1984年被介紹到中國。因此,1984年被稱為企業改革和企業文化理論中國化的元年。也就是從這一年起,在港臺和大陸以廣東為中心的東南沿海地區,開始了企業文化理論的學習、消化與實踐,并在1988年形成了CIS視覺識別推廣和企業文化建設的第一波浪潮,因此,華為、立白等品牌在廣東的崛起是有其生長土壤的。廣東企業的創新發展也極具示范意義,尤其表現在科技、文化的創新上。他們成為企業文化建設的優秀案例,得到眾多專家、學者和企業界的廣泛關注不是偶然的。他們不但是在競爭異常激烈的市場上異軍突起的民族品牌,而且也是企業文化理論中國化的創新踐行者。
自1984年到現在,30年企業文化理論中國化的歷程,是以華為、立白所代表的萬千企業改制、發展的過程,企業文化也轉變到關注價值、講求績效、培育理念、目標引領的軌道上來。比如,立白企業文化管理一個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人本化,即在企業整個管理中注重人性要素,充分發掘人的潛能。其“健康幸福每一家”的企業使命,其“立白一家親”的文化體系定位,其“不傷手,不傷衣服”的品牌定位,不但是科技創新成果,也是人性化管理在品牌創新上的具體體現,蘊含了天人合一的大智慧。孔子有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立白則是“己所欲,施于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是文化接地氣、產品有親近感的立白在日化市場上攻城略地走向成功的關鍵所在。
如果說1984年是企業文化中國化的元年,是我們學習、消化、實踐企業文化理論的開端,那么,隨著中國企業的國際化進程加快和深化,到目前“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有理由相信2014年就是中國企業文化國際化的元年,將是我們面向全世界踐行、升華、傳播有中國企業文化新體系的開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