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下午3點,巴塞羅那,華為輪值CEO郭平作完主題發言后,匆匆趕往1號展館華為展臺,在采訪室靜候國內媒體。在長達1個多小時的專訪中,郭平詳盡地回答了記者的提問,著重談了電信行業的發展趨勢,華為的能力開放和生態建設,并從企業文化層面,回答了媒體對華為最關心的問題。
今天,電信行業已經發生明顯變化,郭平對此總結為“四大趨勢”,首先是從強調性能到強調體驗;其次是從強調一致性到強調個性;再次是從獨占到共享;第四是從技術驅動到市場驅動。
產業分工越來越細,新技術風起云涌,任何企業試圖單打獨斗,都不會有好結果。面向全聯接大趨勢,華為在MWC2016上提出運營商數字化轉型的五大發展方向,并身體力行地開放平臺能力,著力構建開放的產業生態,與合作伙伴共贏。
經過20多年的鋪墊,華為已經到了厚積薄發的時候——其不僅在主航道領域優勢更鞏固,在新興戰略上的突破,也讓人眼前一亮。郭平認為,華為今日取得的成績,是持續聚焦的結果。
辯證看待“不確定性”
2015年,華為拿出超過500億元用于研發,這在全球企業中能排進5強,而從創新能力來看,近日有國外媒體將華為列為全球創新50強中的第13名(蘋果第7),也是唯一一家入選全球創新50強的中國企業。
創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不久前,郭平在公司2016新年致辭中提及,主航道上的創新非常難,華為要耐得住寂寞,同時要關注產業的不確定性,在考核方面寬容失敗,不要太追求完美。這與任正非總裁的主張一脈相承。任總曾說,華為要“聚焦主航道,以延續性創新為主,允許小部分力量有邊界地去顛覆性創新。”
那么,華為寬容失敗,該如何理解?郭平告訴記者,華為的研究和開發是分開的,在研究范圍上,華為多梯次、多路徑、高強度地進行投資,目的便是尋求突破。比方說在算法上,過去2G、3G、4G,不同網絡制式用不同的算法,現在被華為俄羅斯研究所的一位小伙子打通了。
在這個前端研究領域,華為以追求突破為目的,有著不確定性,允許犯錯。提到這位俄羅斯研究院的小伙子,有一個有趣的故事。這位技術天才,性格上特立獨行,但華為對他十分寬容,允許他按自己的習慣行事。熟悉他的人透露,一段時間里,公司平時不知道他在搗騰什么?但突然有一天,他豁然開朗,宣布把算法打通了。這也可看出,華為對未來技術的重視。
但華為“允許犯錯”,要辯證地看待。郭平指出,華為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以目標牽引,有多種解決方案,不僅允許犯錯,而且允許多路徑、多層次、多梯隊去闡釋。但另一方面,華為對確定性產品的開發,要講求效率,不允許犯低級錯誤,更不允許把自己的開發效率低下,說成是公司的問題。
哪些是確定性領域,哪些是不確定性領域,華為有清晰的界定。在確定性領域,華為強調提升效率,比方說生產活動、開發活動以及安裝活動方面,華為一直追求效率的提升。在確定性領域,華為事先做好了規劃,不允許為犯錯誤找借口,同時也杜絕管理松散和管理無序。
“聚焦”才能厚積薄發
MWC2016開幕之前,華為推出一組主題為“厚積薄發”廣告,在全球預熱。而在巴展華為展廳入口左則的大屏幕上,瓦格尼亞人在水流激越的河流中捕魚的廣告反復播放,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華為的形象廣告,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華為人在泥沼里和高原上架設基站,突出華為人吃苦耐勞和敢于攀登的精神;第二階段是向遙感地理學家“布鞋院士”李小文學習的廣告。華為崇尚科學家精神,從華為坂田基地道路命名就可見一斑,比如“居里夫人”大道。據悉,華為當時找到李小文院士溝通時,他的身體狀況已經很差,慶幸的是李小文認同華為,這位學術界的“掃地僧”為華為“代言”,將華為的形象推進了一層;第三階段是“芭蕾腳”廣告,一位芭蕾舞演員一只腳穿著芭蕾舞鞋靚麗光鮮,另一只腳赤裸滿是傷痕——華為何嘗不是這樣痛并快樂著!
現在,華為已在全球舞臺得到廣泛認同,作為一家全球性企業,其品牌形象也得體現出國際化視野。于是,華為品牌形象進入第四階段。華為新的形象廣告,將很好地在全球舞臺展示自己。
那么,華為靠什么厚積薄發?“厚積薄發是華為長期聚焦的結果,”郭平說,華為不是一家投機性公司,持續深入研究,讓華為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同時反哺公司各個業務。比如手機的材料,一些工廠和供應商在生產過程中會以次充好,但這逃不過華為的法眼。華為有2012實驗室,對材料進行了深入研究,這便是華為長期投資的結果。
華為終端近年的高速成長,除了與領導人的戰略眼光有關外,也是華為厚積薄發的一個體現。同樣,華為企業業務進入市場相對較晚,發展勢頭不錯,也得益于華為的聚焦。華為對自己的邊界十分清楚,上不做企業應用,下不碰客戶數據。
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靠持續聚焦,發明了青蒿素,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華為靠聚焦核心領域,鞏固了自己的市場地位。華為曾果斷放棄小靈通技術(國外淘汰的技術),聚焦未來通信技術研發,這也一度將自己推上火山口,但華為不為所動,堅持對未來技術投入不動搖,有了今天在通信技術領域的全面領先,成為各種標準的制定者和推動者。
保持低調謙虛
華為的持續快速發展,與健康的公司文化息息相關。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早年就說過,“資源是會枯竭的,唯有文化生生不息。”華為是一家低調的公司,任正非就以身作則,從不坐頭等艙,并提醒員工不要忘了艱苦奮斗的企業精神。
但,華為消費者業務,在業界引發了一些爭議。甚至有部分人認為,隨著華為的發展壯大,其在企業文化上發生了變化,過去低調的公司文化受到了沖擊。“華為的企業文化,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不管公司的管理層說什么,做好產品和用戶體驗,始終是華為的追求。”郭平認為,華為的企業文化不會變,公司一直保持低調謙虛,努力為客戶創造價值,為消費者創造更好的體驗。
在記者問及對華為新推出的二合一平板電腦怎么看時,郭平坦承,這款產品能獲得什么樣的發展,消費者說了算。華為的文化包括三個部分,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長期堅持艱苦奮斗。華為的文化,不系于某個人,而是靠制度保證,如此才不會偏離航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