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墾集團:嚴實精神注入企業文化


    作者:吳瓊    時間:2015-10-09





      江蘇農墾下轄直屬企事業單位42家,今年上半年,集團實現國有及控股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6.78%、18.25%和18.88%,效益列全國農墾系統和省屬企業第一方陣。

      “集團上下心齊氣順、勁頭十足,形成了干事創業謀發展的濃厚氛圍。今年以來集團生產經營業績和干部隊伍風貌的嶄新變化,最直接地來源于專題教育深入開展。”省農墾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春江說,通過專題教育,農墾集團把嚴實精神注入企業文化,著力提升集團核心競爭力。通過開展走企業幫助理清發展思路、走基層幫助解決實際困難、走現場幫助協調實際問題的“三走三幫”活動,集團班子成員現場辦公、深入困難企業和掛鉤聯系點調研,聽取干部群眾意見建議,幫助基層解決生產生活難題。今年以來,集團主動向墾區投資2億多元用于社會事業,集團職工、墾區居民年收入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個百分點左右。

      位于鹽城響水的江蘇黃海農場是省農墾系統一家重要的產糧基地,擁有16萬畝耕地。黃海農場黨委書記蘇志富告訴記者,通過“三嚴三實”活動的開展,農場干部職工認識到,沒有現代化的農業,就失去了發展的動力,失去了生存的支撐,為此農場確立了建成國家級農業示范場的目標,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不斷壯大農場實力。今年5月下旬,中德作物生產與農業技術示范園在這里落成,這是中德農業技術合作的一個重要項目,雙方計劃投入3500萬元用于提升農業技術、改進農機裝備。項目中方代表何彥平說:“我們真誠地跟德國專家打交道,引進先進種植技術和農業機械運用到現代農業發展當中,既提高了我們農業精準化水平,也將搭建起兩國農業合作的橋梁。”

      位于連云港的東辛農場是華東地區最大的現代化國有農場。農場黨委書記孫良和表示,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該場把職工群眾滿意度作為專題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黨委“嚴、實”結合,堅持群眾路線,關注民生福祉。“在生活上,居民吃上放心水、用電有保障,交通狀況不斷改善,新設交通信號紅綠燈、人行道綠化隔離帶、下水道等設施,城鎮配套設施更有保障。加大道路、敬老院、醫院治療室、社區一站式服務大廳、燈光塑膠球場等休閑場所改擴建,為職工群眾創造了清新優美的宜居環境。自來水廠、供電公司黨支部成立搶險突擊隊,隨時投入農場供水、供電搶修服務。三夏以來,處理多起供水、供電突發事件。機關部門積極與基層單位掛鉤對接,三夏期間分別赴聯系點進行宣傳發動,督促禁燒、安全生產等事宜,促進農場三夏生產有條不紊。”

      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由省農墾集團和泰國正大集團等企業聯合投資組建的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在公司黨委副書記江舜安看來,“三嚴三實”是新時期加強黨員干部作風建設的行動指南,是打造高素質干部隊伍的內在要求,更是推進企業改革發展穩定的重要保障。“醫藥制造業的驅動力永遠是新產品的研發,我們以嚴實精神推動公司發展,加大創新研發力度,形成了600多人的研發團隊,每年投入8%的銷售收入用于研發。”

      通過專題教育,農墾集團以嚴實作風解決突出問題,著力開創企業發展新局面;按嚴實標準完善制度機制,著力推動農墾轉型升級取得新突破。經過深刻對照剖析、深入調研了解,集團領導班子及成員分別查擺出“工作上缺乏激情、整天暮氣沉沉”,“重大事項先斬后奏、造成既定事實”、“8小時之外不能自律”等“不嚴不實”問題,堅持不等不拖、立行立改,確保從一開始就見到成效。提前布局“互聯網 ”戰略,探索推進互聯網與農業、制造業、商貿服務業的融合創新,完善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打造醫藥類企業智能化車間,提升企業生產經營的數字化、智能化、標準化、綠色化水平。制定實施“資本 ”戰略,進一步提高資產證券化率,促進江蘇農墾實現戰略轉型新發展。(本報記者吳瓊)

    來源:新華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