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有特色的企業文化——中國中鐵十局榮膺“全國企業文化優秀成果”獎紀實
2015年9月15日,中國中鐵十局地鐵項目文化建設現場在合肥召開。這是中鐵十局繼2010年企業文化建設研討會、2012年項目文化建設現場會后,召開的又一次全局性觀摩、研討文化建設的會議。同時,這也是中鐵十局自今年8月啟動的首屆企業文化節的二十一項重點活動之一。
中鐵十局副總經濟師、企業文化部(黨委宣傳部)部長孔德強介紹說:中鐵十局組建十二年來,始終致力于構建有特色的企業文化,塑造和傳播有影響力的企業品牌,有效凝聚了職工心智力量,推動了管理水平提升,為企業融合發展壯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先后獲得“山東省企業文化十佳單位”、“山東省企業文化建設優秀單位”等榮譽后,2015年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舉辦的第十一屆全國企業文化年會上,中鐵十局榮膺“全國企業文化優秀成果”獎。這是對中鐵十局企業文化建設的最高褒獎。
頂層設計:“文化體系”構建基本完成
中鐵十局組建之初,三家成員企業分別來自安徽、河南和山東,地域文化、歷史背景等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差異。融合怎么推進,理念怎么提煉,文化怎么構建,活動怎么開展,步驟怎么實施?這一系列問題都一直擺在企業重點議事日程上。
抓好頂層設計事半功倍。中鐵十局先后制定了《企業文化建設實施綱要》等文化建設綱領性文件,建立了企業精神、核心價值觀、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特色文化為核心的企業理念識別系統,完善了以視覺識別手冊、經營畫冊、項目形象宣傳、對外宣傳報道為核心內容的視覺識別系統,明確了以員工行為規范、崗位職責、執行力建設等為核心內容的行為識別系統,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物質文化等方面構建了富有特色的企業文化體系。
精神文化:“誠信、和諧、求知、創新”的企業精神,“知恩、感恩、報恩”的核心價值觀,“安全、優質、高效、重信”的經營宗旨……,這些理念已經為廣大員工所接受,不斷提升了員工的歸屬感。
制度文化:完善出臺了數百項規范企業管理運行的規章制度,構建了適應企業發展的領導體制、組織結構和規章制度,在企業運行的方方面面得以有效執行。
行為文化:隨著《員工行為規范》、《崗位職責》的陸續出臺和貫徹實施,企業制定的職業道德基本規范和職業形象具體要求已逐步被員工接受,“勇于跨越、追求卓越”,已逐步成為員工隊伍的主流意識和行動。
物質文化:在形象宣傳、品牌推廣、文化傳播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比較成熟完善的工作機制和標準要求,中鐵十局社會形象、品牌形象、環境形象、工程形象、管理者隊伍形象、職工隊伍形象等“六個形象”已被社會公眾廣泛認知。
把文化建設納入企業發展整體目標,貫穿于企業發展各個環節,與企業經營管理生產等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考核,使得中鐵十局在文化構建上始終占得先機,廣大干部職工心智和力量得以在文化建設中不斷凝聚,企業發展獲得了強大的文化動力。
重心下移:文化落地變為精神財富
在中鐵十局三建公司合肥地鐵2號線大眾路車站工地,干凈整潔的工地環境讓人耳目一新。員工們養成了自覺維護現場文明施工的良好習慣,現場物品擺放規范有序、每天順手清理,消除了“迎接檢查首先是突擊打掃”的尷尬。
“注重對制度的執行和管理細節的把握,全面提升了我們項目部的執行力”,中鐵十局三建公司黨委書記范中兵介紹說:我們把“執行文化”等作為打造地鐵項目文化的重點,確實嘗到了甜頭。我們公司在合肥地鐵市場連續中標1號線、2號線、3號線,競爭力的不斷提升得益于較好的貫徹和踐行了十局的“六種文化”。
文化凝聚人心。為了企業文化的落地生根,中鐵十局在員工中廣泛持續開展了“知十局情、做十局人、盡主人責”、“我為十局人、創新促發展”、“新起點、新要求、新目標”等主題教育活動,在全局各重點工程項目部開展了以“和諧、感恩、品牌、安全、廉潔、執行”為主要內容的“六種文化”建設。每個重點工程項目部都要結合項目實際,以“六種文化”中的一個或幾個為重點,加強項目文化建設,確保文化落地生根。
十二年來堅持不懈。194個項目被評為局級項目文化示范點,滬寧城際、滬杭高鐵、向莆鐵路、蘭渝鐵路、中南通道等項目先后被評為股份公司項目文化建設示范點,工程項目文化建設達標率動態中保持在80%以上。廣大干部員工在項目建設過程中踐行十局文化,形成了“干就達標準、建就成精品”和“敢打能贏、爭先創優”的沿海鐵路建設精神,“不畏風沙、不畏艱苦”的臨策鐵路精神,“愈挫彌堅、志在必得”的大麗鐵路精神,“勇于跨越,矢志超越”滬杭高鐵建設精神,這些項目文化成果為中鐵十局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形象塑造:十局品牌傳播更加廣闊
在中鐵十局濟鐵公司承建的成都地鐵4號線,辦公區、生活區、施工區、勞務工生活區相對隔離。工地外大型宣傳圍擋上,“中國中鐵十局承建”的廣告展示牌鮮艷而醒目。駐地及施工區懸掛著企業精神、企業簡介、工程概況等宣傳圖板,會議室形象墻、科室牌規范整潔。
“這對員工來說是潛移默化的感染和激勵,對社會、對業主則是展示中國中鐵十局品牌形象的載體”, 項目黨工委書記張海峰說。
從戶外大型宣傳展板到室內崗位職責牌,從司旗彩旗、項目銘牌到員工服裝、安全帽……,為了全局300多個重點工程項目能夠規范美觀的展示企業形象,中鐵十局出臺了視覺識別的一系列標準。各重點工程項目從駐地選址、現場規劃開始,就根據《中鐵十局視覺識別手冊》、《中鐵十局工程項目形象宣傳達標驗收辦法》要求,用《中鐵十局新開重點工程宣傳策劃方案模板》提供的文字內容和圖片素材,對項目形象進行設計規劃和展示。
除了工程現場的形象宣傳,從2015年3月份起,宣傳展示中鐵十局品牌形象的載體,又多了一個名為“中國中鐵十局集團”的“企業官方微信公眾賬號”。它和中鐵十局官方網站群一起,第一時間向社會公眾傳遞著企業信息、傳播著企業品牌。
傳播企業品牌形象的,還有中央、省市的電視臺、報紙、網站等新聞媒體。在中鐵十局地鐵項目文化建設現場會上,來現場觀摩的還有手持“長槍短炮”,來自新華社、人民鐵道報、企業文化雜志社、安徽省及合肥市重點新聞媒體的記者們。
在重點工程節點、重大活動開展時,中鐵十局都會以“媒企聯動·走進中鐵十局”采訪活動等形式,邀請媒體進行現場采訪報道。僅2014年以來,中鐵十局就先后組織了“石濟客專項目架設全線第一榀梁”、“連鹽鐵路項目集體婚禮”、“濟南老虎洞山隧道掘進過半”、“寶蘭客專黨旗紅”、“云桂鐵路幸福隧道貫通”、“傳播人間大愛的黃希來”等十余次采訪活動。媒體記者們通過這一活動,走進并了解十局、采訪和報道十局,展示中鐵十局積極履行央企社會責任的點點滴滴,傳播著中國中鐵十局的品牌。
中央電視臺“蘭渝鐵路施工難度最大橋梁今日合龍”、人民日報“云桂鐵路特長隧道昨日貫通”、 新華網“寶蘭客專鏖戰正酣”、人民網“我不在工地,就在去工地的路上”、中國日報“蘇北地區跨入高鐵時代”、人民鐵道報“穿越實現夢想”等一篇篇有分量的稿件不斷刊發。來自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新華社、中國日報、新華網、人民網、經濟日報、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人民鐵道報、中國交通報等中央級媒體、行業媒體和國內各省市重點主流媒體,紛紛聚焦中鐵十局,圍繞重點工程建設業績、生產經營管理成果、先進典型事跡風采等內容刊登稿件數千篇,向社會展示著中國中鐵十局央企的風采。
力量凝聚:文化力的作用充分顯現
“知恩、感恩、報恩”,“誠信、和諧、求知、創新”,“安全、優質、高效、重信”,這是幾乎所有中鐵十局工地都會在醒目位置展示的標語。它不是簡單的一句標語口號,而是中鐵十局的核心價值觀、企業精神和經營宗旨,更是力量的凝聚。
重信守諾、建造精品、回饋社會。十二年來中鐵十局承建的工程項目先后榮獲“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大獎”、“國家優質工程獎”、“中國市政工程金杯獎”等國家級優質工程獎23項,山東省“泰山杯”等省部級優質工程獎88項。企業施工能力、管理水平和工程建設業績得到了業主的認可,獲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
在企業文化的熏陶下,全局干部員工共同努力下,中鐵十局在十二年間實現了企業規模由小到大,企業實力由弱變強,產品結構由單一到多元經營,市場開發從國內建設到國際開發,各項經營指標由平穩起步到快速發展的轉變。注冊資本金由成立時3.5億元增加到13.34億元,近成立時的4倍;資產總額從成立時不足17億元增長到238億元,是成立時的14倍。年新簽合同額從28億元到420億元,是成立時的15倍;年營業額從25億元到完成325億元,是成立時的13倍……
十二年一個輪回。2015年8月,在企業成立十二年之際,中鐵十局首屆企業文化節的大幕徐徐開啟。 “感動十局”人物頒獎典禮、企業文化高層論壇、地鐵工程項目文化建設現場會,重點工程建設成果展、“中鐵十局杯”--“美德山東”網絡書畫大賽、青年才藝展示大賽、“‘我在工地挺好的’十局人的一封家書”等二十一項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動,將在2015年下半年精彩上演。“展示發展成果、吸引社會關注、塑造企業品牌、凝聚發展力量”,首屆文化節將是中鐵十局文化建設新的起點。
“當前施工企業競爭激烈,競爭內容愈加同質化。企業文化在力量的凝聚、管理的提升、形象的塑造、品牌的傳播、競爭力的提高等方面,將愈加顯現出其獨特的意義。從文化體系構建到文化落地生根,從品牌塑造到力量凝聚,文化力的作用在中鐵十局發展中得到了充分顯現……”。中鐵十局黨委副書記賀賢棟在出席第十一屆全國企業文化年會、領取“全國企業文化優秀成果”獎發言時這樣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