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企業文化軟實力 助推集團硬發展


    時間:2015-07-31





      在新常態下,企業要獲得轉型紅利,比拼的是堅定轉型目標不動搖的定力、以變應變順勢而為的眼力、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動力。歸根到底,考驗的是企業文化的“軟實力”。

      打造共贏文化

      引領,給團隊不斷攀登的發展目標。我們不斷用鼓舞人心的發展目標,引領方向、凝聚共識、激勵斗志,把綠地(專題閱讀)從一個造綠、造房的上海本地企業,轉變成造城市、造企業、“綠動”世界的大型集團公司。

      擔當,做政府所想、為市場所需。綠地的發展目標、經營戰略總是不斷適應著變化的外部經濟環境,但是,我們對企業責任的理解始終沒有改變,那就是履行社會責任和企業發展成正比。

      分享,成就員工的人生夢想。“企”字,離開人,就變成了止。綠地大力營造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的平臺。政治上進步,一大批員工分別當選當地省(市)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一批員工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能力上提升,我們大膽任用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的年輕人,讓他們到一線攻城略地;經濟上互利,通過職工持股,把員工的利益和企業的利益緊緊捆綁在一起。

      鍛造進取文化

      堅持超越自我。我們充分運用“平臺思維、跨界思維、互聯網思維、價值思維和全球思維”,積極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形成了“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費和新興產業”的新布局,確立了“躋身世界企業100強”的戰略目標。

      堅持市場導向。新常態蘊藏著新機遇。比如,我們抓住國家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契機,迅速成立地鐵投資公司,目前,已先后簽署了7條地鐵線路,實現了“5省6城8線”的全國投資布局。

      堅持因時而變。綠地在每個發展階段,能夠敏銳把握機遇,不斷把資產和資源配置到成長性強的行業和市場中去,果斷推動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為企業做大做強做優開辟新路。我認為,企業的動力、活力、競爭力來自于思變圖強、爭創一流的進取意識,主動改、積極改、大膽改是釋放企業發展活力的必然選擇。

      塑造創新文化

      在內部競爭上,公開透明、優勝劣汰。對集團各單位,不講級別、只重類別,排位全透明。各單位每年按盈利水平、經營規模,結合管理控制、戰略引領類指標進行分類,不同類別的企業待遇拉開差距。

      在用人機制上,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打破論資排輩、平衡照顧的用人觀,不唯身份、不唯資歷、不唯文憑,而是重能力、重實績、重貢獻。今年,我們根據去年的業績考核結果,對多名班子成員和中層干部進行了職務、職級及薪酬調整。

      在激勵制度上,獎勤罰懶、結果導向。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在激勵手段上,從中高層開始,“紅榜+黑榜”、“平臺+收入”同時使用,強化正反兩方面的激勵約束;在崗位設置上,推動關鍵崗位交流,打破僵化局面,增強崗位新鮮感;在薪酬體系上,堅持重能力、看結果,把員工與單位效益緊密掛鉤,既以待遇的級差體現績效目標和能力的差異,又把差異維持在合理區段。

      營造背影文化

      綠地的員工來自不同產業、不同地域,遍布全球四大洲十國近百城,有各自的職業信仰、精神文化、行為準則。我們堅持用“背影效應”建設團隊、凝聚力量,用“條規戒律”規范言行、立德立身。

      傳遞“背影”力量。在綠地內部有一句話,叫“你要你的下屬怎么做,就讓他們看你怎么做。你要問我怎么做,就看我怎么做”,后來被大家形象地總結為“背影效應”。在集團核心經營班子,“實干奉獻”、“雷厲風行”、“勤儉辦企”等作風23年來始終如一。

      規范廉潔從業。集團從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視廉政建設,筑牢反腐籬笆。根據中央“八項規定”、反“四風”等一系列要求,重申了《廉潔從業七條禁令》,嚴格規范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職級待遇和行為舉止。

    來源:贏商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