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應新常態 企業文化不能落下


    作者:雷福平    時間:2015-05-14





    文化建設對企業而言是一個沒有終極答案的建設過程。面對社會發展、企業轉型,企業文化要跟上時代的腳步,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以合適的姿態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精神動力和奮斗目標。因此,企業領導者要統攬大局,不斷思考總結,在否定和肯定的螺旋式上升過程中,從企業發展中提煉適應新常態的核心價值觀,并將其融入到職工的生活乃至心中,形成真正的企業文化。

    真正的企業文化,并非局限于唱幾首流行歌曲,跳幾支通俗舞蹈,喊幾句激昂口號,掛幾條警示標語……這些只是企業文化最簡單的表現形式。真正的企業文化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它能融入職工的言行舉止,是能夠被廣大職工發自內心地認同并正確指導職工行為的一種意識形態。

    從辯證唯物主義可知,正確的意識能夠指導我們有效開展實踐活動,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因此,在新常態下,企業文化建設要審時度勢,因地制宜,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

    企業文化要應時勢,做企業發展的“潤滑劑”。企業發展就像一輛行駛在路上的汽車,沒有好的潤滑劑肯定運轉不良。而且在不同的情況下,對潤滑劑的需求也不一樣。因此,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企業要在繼承前人形成的企業文化的基礎上,圍繞核心價值觀積極調整企業文化的表現形式,把新形勢下職工的價值觀和精神風貌,通過符合新時代企業職工審美需求的方式展現出來,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助力。

    企業文化要接地氣,做企業發展的“輪胎”。汽車跑得穩而快,離不開好的輪胎。因為好的輪胎能適應更復雜的路面,提供最合適的摩擦力。企業文化要像輪胎一樣接地氣,才能讓制度“踩到實處,抓緊地面”,使“汽車”不致于飄起來,促使企業能夠持續平穩發展。

    企業文化要凝民心,做企業發展的“引擎”。汽車跑得穩而快,關鍵因素還在于引擎好不好。企業的“引擎”就是團結一致努力拼搏的民心。企業文化要從頂層設計著手,將重心下移,回到基層,使基層價值觀與之相吻合,才能真正凝聚民心。讓基層好的題材,通過職工自創、自編、自導、自演的方式轉換成節目,把能夠引起共鳴的情感展現出來,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適應新常態,企業文化不能落下!

    來源:中國郵政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