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岱銀獲“山東省紡織行業企業文化建設優秀企業”稱號


    時間:2014-12-05





      日前,山東省紡織行業企業文化建設工作會議召開,岱銀集團被授予“2014年山東省紡織行業企業文化建設優秀企業”稱號,集團董事長趙煥臣被評為“2014年山東省紡織行業企業文化建設突出貢獻人物”。近年來,岱銀集團從自身實際出發,創造了富有岱銀特色的企業文化,使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實力大大增強,經濟效益保持在全國棉紡織行業前列。

      堅持人本管理實現員工價值最大化

      岱銀集團堅持以人為本,重視從文化和實現人的價值的角度去關注員工的需求,引導員工圍繞企業目標進行創新活動,在自身人力資本價值不斷增值的同時,實現了企業價值的最大化。

      岱銀通過物質激勵機制,真正體現了“能者多勞,多勞多得”的原則,大力倡導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努力培養科技帶頭人;通過精神激勵機制,岱銀每年評選“優秀班組”、“企業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進行表彰獎勵,并利用《岱銀報》、岱銀網站等內部媒介進行宣傳,在企業內部形成了學先進、趕先進、超先進的氛圍。用人上,岱銀徹底打破論資排輩、能上不能下的用人機制,采取競爭上崗、公開選拔等方式,在企業內部建立起市場競爭激勵機制,充分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與此同時,岱銀發動員工為企業發展出謀劃策,對經論證采納的合理化建議,除進行精神表彰外,還分別給予物質獎勵。

      構筑3個層次教育體系創建學習型企業

      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取決于人才學習能力的競爭。岱銀把建設學習型企業融入到企業文化建設中,建立完善的學習教育體系。根據高層管理人員、中層管理人員、一般員工3個層級的職業生涯設計,構筑了3個層次的教育體系。

      高層次人才的學習培訓體系包括高級管理人才、國際化人才、技術創新人才的培養。岱銀除了定期舉辦高層次管理人員培訓班外,還專門選派60多名高級管理人員參加了EMBA等課程的學習,并先后派出80多名人員到日本、美國、德國、意大利等10多個國家進行考察學習和專業技術培訓,使他們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得到了迅速提高。

      岱銀投資建成可容納200多人的多媒體培訓教室,以企業培訓機構“岱銀大學”為主要陣地進行學習,開辦紡織服裝技術、生產管理、商務英語、互聯網營銷等多種培訓班,并定期邀請全國著名的管理專家前來授課與指導,增強中層管理人員的學習力和創造力,推動企業轉型發展。

      岱銀對普通員工進行的培訓主要以車間、工序、輪班、班組為單位,激勵員工不斷完善自我,提高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岱銀還成立了技術改造小組、質量攻關小組、電工協會等10多個員工組織,積極開展技術創新和質量攻關等活動,在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等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

      倡導誠信文化多舉措提升企業凝聚力

      岱銀一直倡導“誠信就是資本”的理念,強調團結、誠信、互助、熱情,尊重所有接觸的對象。

      對客戶,體現為超值服務。以企業對客戶的真誠,換取客戶對岱銀品牌的忠誠。

      對員工,體現為以人為本。一是尊重人,即舞臺激勵。岱銀尊重才華,敢于委以重任,并最大限度地提供資源,幫助員工實現個人的職業計劃。二是開發人,即增值激勵,建立了完善的培訓體系。三是把人作為資本,參與企業分配,即薪酬激勵。

      對社會,體現為履職盡責。岱銀一直把自己與社會比喻成舟與水的關系,比如,企業出資1000萬元與泰山區慈善總會設立慈善冠名基金;董事長趙煥臣個人出資100萬元,設立了“董事長特困職工救助基金”,重點對員工本人或其家庭直系親屬突然遭遇重大意外傷害事故或患重大疾病的職工進行救助等。這些活動都使企業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

      在企業內部,岱銀集團配合企業的生產經營每年還會舉辦主題鮮明的各類活動,如“操作比武運動會”等。岱銀對各種活動還采取一定的激勵措施,在資金、場地、設備上給予支持,先后投資200多萬元,建起了員工活動室、閱覽室等。以此激發員工參與企業發展的熱情,進一步增強企業凝聚力。(本報記者梁莉萍通訊員安德利)

    來源:中國紡織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