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縣歷史悠久,為古唐侯堯之封地,是華夏民族的發祥地之一;也是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柯棣華工作、戰斗并以身殉職的地方,被譽為“白求恩精神”發祥地。這里有著獨特的文化資源和豐厚的文化底蘊。國網唐縣供電公司借助資源優勢,傳承文脈,將“企業文化建設”列為2014年“特色工作”項目,并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形成了“著力‘五點’,構建‘五新’”的文化建設構想。
一、著力認知這一“起點”,確立文化建設新定位
在調研中唐電公司發現,雖然企業文化建設在基層已經推進多年,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目前大都仍然存在“簡單化”,甚至“功利化”的問題。對文化的內涵、意義和價值的認知不足,已經成為建設活動“提檔升級”的“瓶頸”。
唐電公司首先在公司開展了“弄清三個問題,擺正四對關系”的文化建設大討論,即弄清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什么是企業文化?擺正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大與小”、“遠與近”、“虛與實”、“軟與硬”的關系。在此基礎上,給文化建設一個新的定位。
(一)企業文化不是簡單的形式,而是企業價值觀念,道德規范,行為準則的高度濃縮、升華和集中反映。文化建設要解決的是一種追求,一種教養,一種習慣。必須堅持既抓“小”,又見“大”,處理好“大”與“小”的關系。
(二)企業文化建設對于供電企業并非錦上添花的“裝飾項目”,而是一項事關企業根基的系統工程。對于它,既不能寄希望于立竿見影,一蹴而就;也不能自持來日方長,漫不經心。必須著眼于“遠”,著手于“近”,處理好“遠”與“近”的關系。
(三)企業文化建設不僅是助推企業發展的手段,更是企業發展的目的。它實際是一種創造,一種為干部員工創造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活動。必須“虛功實做”,處理好“虛”與“實”的關系。
(四)企業文化建設看似“軟”的,實際又是“硬”的。因為“軟實力”離不開必要的硬件做支撐,而“硬實力”又離不開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必須“軟硬兼施”,處理好“軟”與“硬”的關系。
總之,企業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助推供電事業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源泉,是供電干部員工共有的精神家園。
二、著力領導這一重點,構建文化建設新格局
領導作為引領者、指導者,其“文化態度”已經不再是個人的事情,他的“文化自信度”和“文化自覺度”直接影響一個單位文化建設的方向、力度和進程。領導自身的“行為文化”具有很強的示范、引領作用。優秀的文化,已經成為現代領導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因此,企業文化建設務必堅持“領導抓,抓領導”的工作思路,改變以往那種領導發號召,員工搞活動的傳統模式,構建領導帶頭學習,帶頭交流,帶頭示范;領導用“書卷氣”感染員工;單位以學習型班子引領學習型企業建設的新格局。
一、要抓領導的讀書學習。組建讀書班,落實讀書時間;指定必讀書目,落實學習內容;舉辦讀書講座,擴展書本知識;交流學習心得,檢驗學習效果。通過常年性的讀書學習,培養領導的讀書習慣,豐厚領導的文化底蘊。并在公司內開展“爭做有書卷氣的領導”的活動,以此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二、要抓領導的文化自覺。文化是一種習慣,一種養成,它的影響不在一時一事,而在長期的潛移默化之中。所以,領導者必須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覺,即對文化在供電事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深刻的認知,對文化建設的現實與歷史責任有主動的擔當。具體說,要將自身的領導行為賦予文化的內涵,以高度的文化自覺,改變傳統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目前,特別是要改變重政治教育,輕文化熏陶;重職務權力,輕人格魅力的傾向。
三、著力活動這一“觸點”,運用文化建設新載體
一是擴展教育培訓活動。制定切實可行的教育培訓計劃,組織干部員工開展常年不斷的政治業務培訓。并舍得“送出去”、“請進來”,充分利用上級的學校、“基地”和社會師資,讓更多的員工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培訓。
二是堅持讀書演講活動。始終把讀書學習作為文化建設的主體活動,設立讀書節,開設讀書論壇,建立讀書推動機制,讓讀書成為干部員工的生活習慣和精神追求。領導和員工同臺演講,以此交流學習心得,營造崇尚學習,熱愛學習的良好氛圍。
三是豐富業余文體活動。結合文明單位創建,充分發揮共青團、婦委會、工會等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開展符合群眾的健康愛好和興趣,形式多元、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的業余文體活動。用“群眾性”,確保活動的“常態化”。
四是推出典型示范活動。培養一批具有時代特征和供電特色的先進集體和個人,通過弘揚先進典型,讓干部員工從中受到鞭策和洗禮。同時,通過法制教育和組織參觀監獄等活動,讓大家從反面教員身上吸取教訓,受到警示。
五是組織節日文化活動。春節、端午等傳統節日,實際上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利用這些節日,組織文藝演出、體育競賽、詩歌朗誦、有獎征文等活動,讓干部員工在娛樂中陶冶情操,積淀文化。
六是開展爭先創優活動。大力開展爭創“文明單位”、“青年文明號”、“三八紅旗手”、“優秀員工”、“模范共產黨員”等活動,并不斷健全宣傳機制,豐富獎勵手段,營造積極向上的進取氛圍。
四、著力創新這一“亮點”,賦予文化建設新內涵
面對群眾多層次、多元化、多樣化的文化需求,唯有創新才能保證文化富有生機與活力。
(一)創新組織模式。在制訂方案時,變閉門策劃為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利用征集“金點子”、“你建言我組織”活動,廣泛了解群眾的文化興趣和文化需求。在方案中,充分尊重供電企業的精神訴求和審美風尚,以增強建設活動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組織實施中,變領導唱主角為干部員工為主體。充分發揮群團組織及文化骨干、活動愛好者的作用,把群眾活動交給群眾,促進文化建設沒有“觀眾”,人人都是組織者、參與者的生動局面的形成。
(二)創新工作方法。變“關門自建”為“開門共建”,積極搭建企業文化共建平臺,將建設活動延伸到用電客戶及相關社團組織。如舉辦供用電聯誼活動和企業文化知識競賽;組織干部員工參加地方的“唐堯文化藝術節”活動;邀請“白求恩精神研究會”的專家講解“白求恩精神”;和縣作家協會、攝影家協會聯合舉辦征文和攝影作品展活動。變文化灌輸為興趣培養。根據干部員工的不同愛好和特長,經自愿報名,組成不同層面的讀書班、寫作興趣小組、書畫興趣小組、攝影興趣小組。通過老師輔導、成果展示等活動,培養大家健康高雅的文化情趣,讓文化作為一種愛好走進工作,走進生活。變“即興活動”為“常態運行”。通過建立健全企業文化建設制度和制定年度文化活動細目,因地制宜地開展多層次,多形式,常年不斷的文化建設活動。并把文化建設工作納入年度綜合考評。
(三)創新活動載體。一是“刷新”傳統載體。如讀書活動,由原來的大家同讀一本書,眾人同寫一篇文章,變為不同層次的人讀不同的書,不同愛好的人參與不同的交流活動,或登臺演講,或聚集“沙龍”,或即興作文,各自“對號入座”,盡享其樂。二是運用現代載體。建設企業文化網站,為干部員工搭建更加豐富、便捷、時尚的學習交流平臺,這里有“人生感悟”、“讀書人語”、“文化視頻”、“書畫園地”、“攝影展臺”等欄目,干部員工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或探討人生,或展示才藝,或以文會友,讓更多時尚的現代文化貼近群眾,走進生活。三是培養特色載體。突出企業特色:供電工作的社會性,決定了企業文化鮮明的行業特點。每年的“用電宣傳月”就是個很好的宣傳載體,應該將它培育成一個特殊的企業文化品牌,實現“宣傳搭臺,文化唱戲”,讓供電宣傳更具文化韻味,彰顯企業文化特色。
五、著力素質這一“落點”,實現文化建設新目標
企業文化建設與生產經營工作的結合點,也是落腳點是人。堅持以人為本,用優秀的文化培育人,引領人,管理人,提升人的素質,才是它的根本目的。文化建設的最終檢驗,也只能以人的素質表現和成長進步為標尺。具體講,要實現文化建設的四大目標:
(一)以優秀的思想文化,構建團隊的價值共識。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以及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的精髓。企業文化建設必須以思想文化建設為統領,以提升人的精神文化境界為首任。企業文化建設首先要解決的是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問題,在此基礎上構建團隊的價值共識。
(二)以豐富的物態文化,建造企業的內部環境。物態文化是外顯的文化形式,它包括辦公設施、服務場所、生活環境條件等。一是營造文化氛圍。文化建設是離不開氛圍和環境的,不斷豐富基層文化資源,如開辟文化室、文化長廊和文化墻,讓干部員工隨時有文化“入眼入腦”。樹立文化建設主題標語,統一行業標示、文明用語,從細微處賦予企業鮮明的文化理念。展示干部員工的文化成果,獎勵和扶持文化骨干,讓文化成為一種時尚。二是優化工作環境。完善服務設施建設,使其符合標識清晰、功能齊全、優美整潔、安全保障的要求。充分體現文化式管理和誠信服務的理念。建設更多更新的教育學習陣地,讓工作與文化融為一體。三是美化生活環境。綠化、亮化機關庭院,開辟健身場所,健全文體設施,提升食堂品味,增強物質生活的文化含量,讓機關環境既爽心悅目又溫馨怡人。
(三)以科學的制度文化,規范人員的工作行為。制度文化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供電企業,首先要通過法制文化的學習教育,提高人員的法律素質和守法意識。在此基礎上,整合、優化、完善現有制度。建立一整套既科學規范,又便于操作的涵蓋整個企業管理的制度規范。通過這些規范,對容易“蛻化”考勤紀律制度、政治業務學習制度、黨內組織生活制度、黨風廉政建設制度等予以“固化”。對容易“淡化”的工作崗責體系、生產經營流程、供電服務制度予以“細化”。對容易“霧化”的財務管理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予以“亮化”。對容易“軟化”的綜合考評制度、工作獎懲制度予以“硬化”。
(四)以高雅的行為文化,塑造企業的良好形象。在日常生活中,文化更多的體現是一種行為,一種態度。這種行為和態度的雅與俗,直接影響到一個人或一個團隊的形象。領導者是企業的“招牌”,理當在單位引領新風正氣,表現出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和高雅文明的生活情趣。員工的行為也不可小視,特別是在窗口單位,有時候一個人的舉手投足,就會影響到一個企業的整體形象,從這個意義上講,人人都是唐電形象,必須將供電企業所倡導的企業精神、企業理念和行為準則內化為干部員工的文化自覺。(通訊員 田光輝)
來源:中電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