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來,集團公司黨組提出了許多新的發展理念,確定了市場化、國際化等新的發展目標、戰略和模式,公司文化需要與之相適應、相支撐。同時,國務院國資委黨委要求中央企業以“企業使命、企業愿景和核心價值觀”為內核塑造企業文化,增強企業文化對企業戰略的匹配能力。為此,黨組對2009年下發的《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綱要》進行了修訂,形成本綱要。
一、持續推進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當前中國石化正處于打造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新階段,需要在繼承“愛我中華、振興石化”優良傳統的基礎上,與時俱進,更加突出市場化、國際化,更加突出綠色低碳和社會責任,對公司企業文化內涵進一步調整完善,以更好地發揮企業文化對公司改革發展的引領和支撐作用。
(一)有利于統一思想、凝聚力量。企業文化具有良好的導向功能,可以使干部員工在文化的潛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價值觀念,有利于統一思想與協同行動,有利于公司發展戰略與發展模式的實施推進,形成推動改革發展的強大合力。
(二)有利于國際化經營。在國際化經營過程中,跨文化管理將促進不同文化背景下員工之間的溝通,有利于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關系,并在經營理念與管理模式等方面達成共識。
(三)有利于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文化管理是現代組織最有效的管理方式之一,是改善企業管理的重要途徑。通過有序推進制度文化、專項文化與基層文化建設,能夠促進企業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四)有利于提高員工職業素養。隨著企業文化建設的持續推進,員工將逐漸達成理念認同與行為養成。在企業使命的感召和企業愿景的驅動下,通過文化理念培育和行為方式養成,有利于員工形成敬業高效的職業素養。
(五)有利于提高執行力。企業文化對內具有激勵和凝聚人心的作用。感悟企業使命和追求企業愿景,有利于在員工和企業之間建立長期的驅動關系,鼓舞員工為實現共同目標而自覺自發地努力,不斷提高執行力。
(六)有利于塑造企業形象。企業文化是企業形象與品牌的內在根基,企業形象與品牌是企業文化的外在表現。企業文化將通過業務關系、提供產品和服務等方式向外界傳播,有利于集團公司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和品牌。
二、企業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繼承中華民族和石油石化優良傳統,按照國家倡導的核心價值觀要求,吸收借鑒國內外現代企業管理和文化管理的優秀成果,建設與世界一流企業相匹配、與社會共同價值觀相融合,具有國際化公司特征的企業文化。著力培育引領公司改革發展的核心價值理念體系;加強制度文化、專項文化和基層文化建設,發揮企業文化對公司改革發展的引領和促進作用;關注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塑造企業的良好社會形象。
(二)基本原則。
1.源于實踐,引領發展。堅持從企業改革發展實踐中提煉文化理念和管理模式,用先進的企業文化引領企業改革發展的新實踐。
2.繼承傳統,與時俱進。繼承和發揚企業優良傳統和管理經驗,結合時代發展要求,借鑒國內外先進企業的文化管理模式,持續優化推進企業文化建設。
3.突出共性,兼容個性。在堅持集團公司企業文化統一性的前提下,尊重成員企業的差異性,培育和塑造符合各單位實際的特色企業文化,實現集團公司共性文化與成員企業個性文化、本土文化與海外文化的有機融合、相得益彰。
4.統籌規劃,有序推進。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圍繞改革發展的重點工作和突出問題,找準切入點和著力點,增強工作的系統性、針對性和時效性。
5.領導帶頭,全員參與。各級領導者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倡導者與推行者,必須身體力行,充分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全體員工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主體,要在實踐中不斷學習、踐行和傳播,共同建設和發展企業文化。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