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廣州市金妮寶食用油有限公司的接待樓大廳,一幅由著名國家級書法家蘇華女士所做的書法作品便映入你的眼簾,書法作品的內容為一首古詩,其曰:“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對中國古詩詞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這是我國南宋時期著名學者、理學家朱熹的一首詩作,其字面上的釋義在此就不用贅述了。就作品本身來講并不是很華麗,但卻有著很深的寓意,它所揭示的道理就是,一塘水要想保持清澈,就必須要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注入,一個人要想不斷的進步,就必須要持續的學習。
說到這里,我們不得不要佩服朱熹,在凡事都遵循祖制,任何事都講求循規蹈矩的封建社會,他能領悟并宣傳這一觀點,那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更主要的是,他的這一觀點,對于處于當今社會的每個人、每個公司、企業,甚至是國家民族更有著至關重要的現實意義。
當今社會,科技快速發展,信息急速傳播,如果不能做到不斷的學習與創新,與時俱進,那么對于個人來講,必將被社會所淘汰,對于一個公司或企業來講,將會淹沒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對于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講,必然會在國際社會中處于被動挨打的地位。關于這一點,我們隨手就可以舉出大量的事例來佐證。比如美國是世界上最具有學習與創新精神與體制的國家,所以他現在是世界第一強國;而另一個極端國家朝鮮,由于閉關守舊,斷絕與外部世界的任何聯系,已經淪為世界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在公司與企業發展方面,這種例子就更舉不勝舉了,就拿比較貼近我們生活的幾家手機企業來說,諾基亞——曾經的手機行業王者企業,正是因為因循守舊,拒絕接受市場與行業的新變化,從而不能研發出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新產品,導致目前的一蹶不振,最終被低價收購的局面;而另外兩家創新性的典型企業——美國的蘋果和中國的小米,都是通過不斷的學習,潛心研究行業的最新動向,找到了創新的突破點,一個是在產品體驗的創新,一個是營銷模式上的創新。通過學習與創新,成就了兩家公司的跨越式發展。
學習、創新、發展是相互關聯的,學習是前提與基礎,沒有學習,創新與發展就成了無本之源,成為一句空話。
金妮寶公司就是一家非常注重學習與創新的公司,公司創始人林樹真董事長從創辦公司之初就著意把公司打造成為一個學習與創新性的企業,公司上下充滿著學習的氛圍,在公司的接待樓大廳,有一個專門的學習園地,里面有著各種各樣的書籍,員工在工作之余,經常來這里看書學習。對于一個企業而言,學習的有著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鼓勵自己的員工經常學習,不斷的充實自我,提升個人素質與技能,從而提升整個公司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就是不斷的搜尋、了解市場與行業的最新發展,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做出調整與改進。在這方面,金妮寶公司就有著切身的體會,比如在公司成立之初,公司業務主要以餐飲用油的直購為主,當時的餐飲用油基本上都是散油包裝,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經常由于溫度、濕度及環境的變化而使得油品受到污染,因此經常引起質量糾紛。金妮寶公司通過對市場的了解,率先發現了這一問題,并創新性的將餐飲直供油的包裝改為19.75升和22升兩種規格的PET透明塑料瓶包裝(國際食品包裝認可材料),這樣完美解決了上述問題,受到客戶的高度認可。通過這個創新,金妮寶公司也一舉成為餐飲直供油領域的領導品牌。又比如,在茶籽油的提煉技術方面,由于傳統的壓榨技術在成品的色香味及營養成份上面破壞較大,金妮寶的技術團隊針對這一情況,經過長期的潛心研究,推出了在行業高度領先的“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法”,通過這種技術提煉出的茶籽油,無論實在色香味方面還是在純度、濃度及營養成份的保護上,都有著傳統壓榨技術無法比擬的優勢。目前此技術已向相關監管機構申請認證,相信不久就將得到大規模應用。
有人說,油脂行業是一個很傳統的行業,沒什么學習與創新之說,這是一個極大地認識誤區。任何一家企業,只要有著學習的氛圍,潛心研究行業與市場,就一定會找到創新的突破點,小創新促進公司的小發展,大創新促進公司的大發展,突破性創新帶動企業的突破性發展。基于以上的認識,金妮寶公司將永遠把學習與創新植于自己的企業文化之中,把它作為企業發展、壯大的不二法寶!
來源:慧聰食品工業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