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油井文化”落地生根


    時間:2014-07-29





    讓“油井文化”落地生根――延長油田甘谷驛采油廠企業文化建設紀實

      陜西延長油田公司甘谷驛采油廠,是一個坐落在革命老區延安市寶塔區甘谷驛鎮、已步入不惑之年的老采油企業,連續9年實現原油穩產,曾榮獲全國石油和化學工業企業文化建設示范單位、省級文明標兵等500多個獎項,連續7年獲油田公司先進基層黨委稱號。

    甘谷驛采油廠的企業文化建設到底有哪些創新和亮點,成為行業和地方的示范樣板,每年吸引國內外數千人參觀學習?是什么精神支撐著干部員工扎根山區、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石油工業、創造了超特低滲透油田開發的奇跡?近日,中國化工報記者走進了甘谷驛采油廠。

    賦予文化理念新內涵

    “甘谷驛采油廠自1970年投入試采勘探,到現在40多年了。1991年原油產量率先突破10萬噸大關,是當時陜北地區規模最大的油田。2004年原油產量突破26萬噸,至去年連續9年實現穩產。要知道這對鄂爾多斯盆地超特低滲透油田、每年綜合遞減10%來說,是非常不容易的,無疑創造了奇跡。”一見到記者,甘谷驛采油廠黨委書記郭立崗就激動地說,這既依靠技術進步和管理創新,更靠企業文化軟實力。

    據介紹,走過100年的延長石油,已形成了埋頭苦干、開拓創新的企業文化。在新形勢下,甘谷驛采油廠給文化理念賦予了新的內涵。2010年,該廠率先在延長油田公司提煉總結了同心、合力、齊超越的子文化理念。去年,油田公司啟動實施了以黨建引領文化、文化提升管理為主線,以關愛員工、呵護油井、發展延長、奉獻社會為路徑的黨建文化管理工程。甘谷驛采油廠結合實際,展開為期1個月的主題大討論活動,將該廠的文化理念確定為同心、合力、擔當,并全力組織宣貫。該廠還制定了《貫徹落實“黨建引領文化、文化提升管理”工作實施方案》,廠級領導包片分工,并通過點燃“六盞明燈”(有追求、有標識、有活動、有故事、有典型、有品牌),推動“油井文化”落地生根。

    “對我們來說,就要尋求文化與組織上的大同,全體員工上下同心、目標一致、思想統一、追求卓越,構建統一的理念平臺、認知平臺和執行平臺;以和諧力打造團隊,以創新力提升管理與技術,以影響力塑造魅力采油廠。”郭立崗說,甘谷驛采油廠的文化底蘊源于延長石油百年發展史的哺育,源于純樸善良陜北地域文化的培養,更源于革命圣地紅色文化延安精神的充實。

    在甘谷驛采油廠修井大隊,記者看到“當好油井大夫”的宣傳牌格外醒目。“這是修井大隊的文化理念。我廠所屬的每個隊站和職能部門甚至班組,都結合實際提煉出各具特色的執行理念。”甘谷驛采油廠黨委工作室工作人員介紹,比如采油一大隊的“當好啄木鳥、呵護采油樹”,“呵護設備牛鼻子、安全鑄就采油夢”等3個理念;注水大隊的“注入忠誠、采出希望”的理念,用關愛員工“五個一”、呵護油井“六必須”等具體內容來支撐;運輸大隊提出了“責任在每一里新路”的理念;修井大隊借鑒中醫的望聞問切的理念,油管、油桿發生故障檢修維護,提出了“當好油井大夫、為油井負責一輩子”等理念。

    山丹丹花開黨旗紅

    在采油一大隊采訪時,記者被一大隊黨支部黨員活動室、職工小家、職工讀書社所吸引。走進一看,活動室布局規范,整潔美觀,多媒體設施、報刊閱覽、學習資料等一應俱全;入黨誓詞、黨員權利義務、支部基本情況、學習園地、黨員承諾等上墻公開;支部工作、工會工作剪影、抗災自救、員工笑臉照片影集整齊擺放在桌上;榮譽墻上掛滿了獎牌。隨手一翻支部工作臺賬,所有文字、數字記錄都是手寫仿宋體。

    “甘谷驛采油廠10個黨支部全部依此標準建立了黨員活動室。”陪同人員告訴記者,廠黨委提出了“一定、七有、十規范”的支部建家標準,建好黨員的家,讓黨員把家文化傳播到家庭的每一個成員中,同時黨建工作有安排、有考核、有布置,堅持不懈開展各種文化活動,培養團隊協作精神,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

    2013年7月,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襲擊延安地區,洪水肆虐,山體滑坡,泥石流吞噬著甘谷驛采油廠野外油區,道路塌陷,井場掩埋,輸電中斷。該廠587口油井和123口罐體徹底被淹,生產全面停產,陷入癱瘓,經濟損失高達1.8億元。

    災難面前,他們不等、不靠、不退縮。甘谷驛采油廠迅速成立黨員、青年團員、愛心服務小分隊等6個突擊隊,全力投入抗洪救災一線。頓時,一面面紅色的隊旗猶如散在山間路邊的山丹丹花,開得絢爛奪目。

    此時的采油一大隊采油五區隊區隊長、共產黨員李博文忙著準備結婚。面對災情,他沒有任何猶豫,不顧正在張羅操辦婚事的未婚妻的怨言,毅然參與抗洪搶險。7月11日,在受災嚴重的沙家溝區域,李博文帶領12名采油工扛起塑料布,拿著鐵锨,踏著淤泥,摸爬滾打,手腳并用。為了防止憋罐造成原油損失,他們一鐵一鍬挖開罐口,篷上塑料布。直到次日凌晨2點30分,面目難辨的13個“泥人”終于完成了6口油井的清理任務。回到駐點,泡面還在碗里,采油工師傅已經蜷縮在角落睡著了。直到婚禮的前一天,李博文的身影還在油區奔波。

    經過一場攻堅戰,2013年8月1日,甘谷驛采油廠抗洪搶險取得階段性成果,啟動產能建設;8月10日,3456口油井恢復生產,8條電力主干線全部供電,油區道路主干線全部打通;8月底全面恢復正常生產。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要讓黨員干部先行一步,發揮好先鋒模范帶頭作用。”郭立崗說,通過黨建引領企業文化,創新企業文化,實際上就是弘揚延安精神,進一步發揮黨的建設在企業發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就是將黨的建設、企業文化和生產經營融為一體,充分發揮黨組織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的作用,凸顯黨建對企業文化建設的示范引領作用;就是用特色文化改變員工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最終使行為方式成為一種自覺行動。

    當好油井“啄木鳥”

    “采油是我們的立身之本。作為特低滲油田,由于油層埋藏淺、開發難度大,加之經過40年的開發,油田開采進入后期,企業發展受到資源匱乏的制約,已無法與西部地區采油廠相提并論。”甘谷驛采油廠廠長尚俊喜對記者說,作為延長油田公司所屬老采油廠,甘谷驛采油廠定位是油田進入穩產階段。但“創業難守業更難”,要實現穩產更是一項艱巨任務。2013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使甘谷驛采油廠損失嚴重,即使這樣,該廠全年還是完成原油產量24.7萬噸。若除去洪災影響,年產26萬噸就能確保完成,實現穩產10年目標。

    “精品屋”是商場中的名詞,似乎與原油生產企業沒有必然的聯系。但是,甘谷驛采油廠把“精品屋”的內涵嫁接到管理過程中,創造性地提出了“精品屋”管理模式,走精細化管理之路。如果把石油行業比作商場,那么年產百萬噸原油的采油廠就是大超市,而甘谷驛采油廠就要成為其中的“精品屋”。

    記者驅車深入甘谷驛采油廠基層隊站采訪。汽車沿著蜿蜒的山路穿梭爬行,只見一個個忙碌的抽油機點綴在黃土高原溝壑間,就像辛勤的小蜜蜂。

    “針對油井管理,我們倡導當好啄木鳥、呵護采油樹的文化理念。如果說遍布溝壑的抽油機好比是一顆顆采油樹,那么一線采油工仿佛就是一只只啄木鳥,一年四季守護著抽油機,相依相伴,互為依存。如果他們都能當好啄木鳥,油井這顆大樹就能枝繁葉茂,茁壯成長。”采油一大隊大隊長劉賢德告訴記者。

    聽說采油一大隊還流傳一個“飛虎隊”變成“慢牛隊”的故事。“‘飛虎’是上世紀90年代人們對泵油車超速的戲稱。”劉賢德說,采油大隊以采油為主業,野外車輛多。為保證安全生產,就要讓昔日的“飛虎”變成“慢牛”。于是企業規定泵油車不管是在國道還是油區道路,時速一律控制在40千米內;每天通過飛信提示駕駛員注意安全,每周組織違章駕駛員進行培訓,每月量化考核公開透明,違章重罰。目前駕駛員都自覺遵守交通規定,事故明顯下降。2011年,采油一大隊被評為陜西省交通安全示范單位。

    “在穩扎穩打的‘慢’中,員工苦練內功,高質量、高標準、無隱患、無返工,效率提高了,其實慢也就成了快。”劉賢德這樣說。

    在采油一大隊停車場,記者看到所有泵油車及私家車停放都嚴格一條線,車頭統一朝一個方向。滿載的泵油車在進入集輸站前,女工正在仔細檢查車輛,確保滅火器、阻火器、接地線等完好無損,再經過靜電消除、金屬探測等嚴格“搜身”后,方可允許進入集輸站卸油。

    作為重點防火單位,集輸站肩負著原油入庫外輸重任。考慮到女工不抽煙、細心等特點,集輸站特安排一群熱情的大姑娘接待泵油車進入,這成為保證集輸站安全的第一道屏障,讓人們切身感受到門難進、關難過、臉好看的文化理念。

    在采油一大隊采油五區隊,記者發現每個抽油機上都印有一句話:“我的區域我負責、我的設備我呵護”。

    “我們堅持一個管理理念,就是油井靠我呵護,我靠油井生存,油井是我的衣食父母,我們要把采油機當成親人。”李博文說。

    “文化管理企業是最高境界。說到底就是用制度固化管理,將文化融入企業管理,使文化與黨建、科技、管理同步進行,讓文化元素在員工內心潛移默化,扎根心靈深處,實現文化強企、聚力凝心的目標。”尚俊喜說,他們靠油井生存,油井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是生產管理的核心,是提升質量效益的關鍵。“油井文化”的核心是地上的“人”和地下的“油”,他們通過帶好隊伍、管好油井,使單井效益最大化,讓每一滴油花在“磨刀石”上釋放,使甘谷驛采油廠形成一流的采油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打造一流的采油人才隊伍,成為國內一流特低滲精品采油廠。

    來源: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