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今天在江蘇無錫聯合召開全國文化金融合作會議。記者從會上獲悉:文化部、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關于深入推進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已于3月18日正式印發,并將建立文化金融合作部際會商機制。文化部副部長項兆倫透露,文化部等部門還在起草支持小微文化企業發展的文件。項兆倫認為,這一系列政策將為我國文化企業,特別是小微文化企業創造更加寬松的融資環境,有利于促進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發展。
據介紹,《意見》的出臺,是繼今年3月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后,又一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利好的重大政策。
針對目前文化金融中介服務薄弱的狀況,《意見》明確提出加強文化金融服務中介服務體系建設,落實普惠金融理念,加強文化產業融資擔保等瓶頸領域的建設,破解文化企業特別是小微文化企業“輕資產”、融資難的困境。
《意見》中關于金融促進對外文化貿易的表述首次提出“探索個人資產抵質押等對外擔保的模式”,這符合大批文化出口企業屬于小微企業的實際情況,也是讓《關于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落地的具體舉措。《意見》還提出綜合運用統貸平臺、集合授信等方式,加大對小微文化企業的融資支持。
文化類小額貸款公司也將獲得支持。《意見》強調,將發揮小額貸款公司的優勢,探索支持小微文化企業發展和文化創意人才創業的金融服務新模式。在加強監管的前提下,支持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專業化的金融服務。
文化部、中國人民銀行將擇機選擇部分文化產業發展成熟、金融服務基礎較好的地區創建文化金融合作試驗區,探索建立地方政府、文化、金融等多部門溝通協作機制,創新地方政府資金投入方式,引導和促進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集中優質資源先行先試,探索符合本地區特點的文化金融創新模式。
《意見》提出加大金融支持文化消費的力度。鼓勵金融機構開發演出院線、動漫游戲、藝術品互聯網交易等支付結算系統,鼓勵第三方支付機構發揮貼近市場、支付便利的優勢,提升文化消費便利水平,完善演藝娛樂、文化旅游、藝術品交易等行業的銀行卡刷卡消費環境。探索開展藝術品、工藝品資產托管,鼓勵發展文化消費信貸。鼓勵文化類電子商務平臺與互聯網金融相結合,促進文化領域的信息消費。
財政部中央文化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家新表示,2013年,文化部與財政部啟動了中央財政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大項目“文化金融扶持計劃”,當年專項資金就對全國的92個文化產業信貸項目提供了4.61億元的貼息支持。今后,將繼續實施“文化金融扶持計劃”,在做好貸款貼息的基礎上,逐步完善保費補貼、債券費用補貼等,探索文化產業貸款風險分擔補償機制等創新方式,鼓勵文化企業在項目實施中更多運用金融資本,實現財政政策、產業政策與文化企業需求有機銜接。
記者還從會議上獲悉:自2010年3月,9部門印發《關于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以來,文化與金融的合作成果顯著。據中國人民銀行統計,截至2013年12月,文化產業中長期本外幣信貸余額已達1574億元,較年初新增419億元,同比增長36.28%;185家文化企業注冊發行的債券余額已達2878.5億元;77家文化企業在滬深兩地資本市場上市。截至2013年末,全國各類型的文化產業股權投資基金57只,募集規模超過1350億元。(記者張賀)
來源: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