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動民營文化企業做大做強


    時間:2014-03-10





      近年來,全國文化產業整體發展迅速。據《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2014》預測,2013年中國文化產業增加值將達2.1萬億元,預計約占GDP比重的3.77%,對社會經濟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加強。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文化廳廳長鄭曉幸認為,促進中國文化產業的大繁榮大發展,離不開民營企業。以四川為例,2012年全省文化企業法人單位超過1.4萬家,其中民營企業個體數量占94%,超過1.3萬家。目前,四川省民營文化產業已進入文化旅游業、演藝娛樂業、動漫游戲業等方面。

      但是,鄭曉幸認為,目前民營文化產業發展整體上還面臨文化體制改革滯后導致準入難、民營文化企業融資難,缺乏骨干企業支撐導致產業集聚度低,輕資產特征導致資源要素配置難,公共服務平臺功能缺失導致作用發揮差,以及民營企業自身發展等問題。

      為此,鄭曉幸建議,應厘清民營文化企業的發展障礙。繼續加大體制改革的力度,把民營文化產業納入文化產業整體發展規劃加以支持。進一步廢除限制中小文化企業市場準入的附加條件,研究制定針對中小文化企業的產業激勵制度,完善民營文化產業服務管理機制,推動民營文化企業在資質認定、項目審批、財政支持、政府服務、土地使用等方面與國有文化企業享有同等待遇。

      要進一步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完善平臺的服務功能,科學制定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規劃,形成多元化的投資建設模式。同時要不斷推進制度創新,努力突破中小文化企業成長的政策瓶頸,加強金融創新,鼓勵區域型中小企業擔保機構發展,加強文化產業產權交易平臺功能建設。

      鄭曉幸認為,應該鼓勵民營經濟以技術、品牌、知識產權等生產要素作價參股,或以投資、參股、控股、兼并、收購、承包、租賃、托管等形式,參與國有文化單位轉制改企的資產重組,在資產處置、收入分配、人員安置、社會保障、財稅政策等方面,按國有文化單位轉制改企的相應政策執行。

      同時,要設立創意設計孵化平臺,借助國際、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的智慧,提升區域創意設計水平,幫助區域設計更好、更多、更貼切百姓和生活的產品;邀請國內外的創意設計頂端人才到中國,對當前創意設計產品進行會展;搭建一個融在線拍賣、藝術品投資、拍賣預展、網上畫廊為一體的藝術品也公共服務平臺,幫助文化創意產品走出國門;設立創意設計產業集聚區等。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