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文化在經濟發展和國際競爭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同時強調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脈道和認為,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既是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在微觀層面的體現,又是企業增強凝聚力和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對于文化的內涵,人們有眾多不同的認識。從一定意義上說,文化體現為一種穩定的行為模式,受其影響和熏陶,人們自覺自愿地遵循特定的價值取向。這種滲入骨髓的自覺行為模式體現在特定的企業中,就構成企業文化。中脈道和認為,對企業文化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理解:在不易察覺的層面上,它代表著企業成員的基本價值觀念;而在容易察覺的層面上,則表現為企業的行為方式或經營風格。真正起作用的企業文化是價值主張與行為模式高度統一的文化,它對于企業成員具有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因此,企業文化建設不能停留在寫在紙上、貼在墻上、喊在嘴上,而應融入與企業核心價值主張高度一致的管理行動中。正如曾任IBM總裁的小托馬斯沃森在《事業與信念》一書中所言,為了生存下去和取得成功,任何一個組織都必須具備一整套健全的信念,將這些信念作為采取一切政策和措施的前提,并踏踏實實地嚴守這些信念。
中脈道和認為,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有助于增強企業的凝聚力。企業文化通過對員工長期潛移默化地發生作用,引導員工對企業所倡導的價值觀念形成條件反射式的反應,從而使企業形成積極、向上、合作的氛圍,并大幅度降低企業經營管理成本。以制度為代表的各種管理“硬”手段的運用,必須以文化為基礎,建立在對企業價值觀念的認可、傳播、共享的基礎上。一些企業之所以強調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目的就在于培養員工良好的行為規范,提高員工實現企業共同愿景的自覺性。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一個關鍵環節是企業高管團隊尤其是“一把手”對企業所倡導的價值觀念及其運用效果予以高度認同,并積極向廣大員工施加影響,使他們形成對這些價值觀念的認同感,在企業中形成踐行這些價值觀念的良好氛圍。這就要求企業高管團隊一方面注重率先垂范,在管理過程中主動奉行這些價值觀念,通過身體力行給員工作出良好示范;另一方面努力成為企業文化的積極傳播者,通過開展企業文化活動或者組織相關主題培訓,廣泛向員工傳播企業文化理念。
中脈道和認為,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有助于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制度等管理“硬”手段的運用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管住員工的不規范行為,使企業在高層管理者所期望的軌道上運行,也可能束縛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使企業在面對復雜多變的環境時缺乏靈活應變能力。而企業文化對員工價值取向及行為方式的規范則有更大的彈性,能夠使企業保持強勁的創新動力。由于歷史和發展階段的原因,我國很多企業在市場競爭包括國際市場競爭中對實施低成本戰略有著非常強烈的偏好,結果在國際產業鏈中處于較為不利的位置。而基于企業文化的競爭有助于企業擺脫低價格造成低利潤、低利潤導致低投入、低投入使得企業更加依賴低價格競爭的惡性循環,使更多的企業依靠創新驅動逐步在國際市場確立自己的差別化競爭優勢,從而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使我國盡快從工業大國發展成為工業強國。
據悉,中脈道和的企業文化在推進中目標明確,堅持面向員工、面向顧客,堅持系統規劃在先,通過強有力的制度保障,自覺將企業文化建設融入到公司的營銷等各項日常管理工作中,形成了企業文化建設有效的工作機制。中脈公司領導認為,企業文化建設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相結合,堅持核心理念始終一貫地加以推進,并在企業發展中不斷地完善和提升。
中脈道和持續、有效、健康的成長離不開優秀企業文化的強有力支撐。近年來,由企業文化優勢轉化而來的經濟優勢和效益優勢日益凸現。中脈道和公司2004年度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國家重點新技術企業,中脈品牌被世界品牌實驗室等三大權威機構評為“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中脈道和公司被國家稅務總局連續兩年認定為全國私企納稅前10強。中脈商標和中脈床墊等產品被國家工商行政總局、技術質量監督總局等國家部門多次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品牌”,中脈連續10次入圍“中國最具價值500品牌”。
來源:金羊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