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寺河礦掘進進尺穩中求進,一路攀升。日進尺從去年的100米左右,穩定在現在的160米左右。10月30日,日進尺更是突破201米,刷新了8年來歷史最高記錄。
大提速背后,離不開寺河精神、管理優化、人文關懷的相互滲透和融合,更源于“化大象于無形”的企業文化軟實力,激發動力,煥發活力,盤活創造力。
寺河精神凝聚內生動力
連掘三隊,作為掘進隊組的“輕騎兵”,一舉創下日進尺30米,月進尺557米的好成績。
據連掘三隊職工小趙介紹,這個隊的施工狀況并不順利,先后轉戰于1307、5301工作面,遭遇了煤體破碎、瓦斯地質影響、全巖巷掘進等一系列“打擊”。但是連掘三隊始終秉持“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信念,為難之中敢于亮劍,最終克服了煤體破碎、瓦斯地質影響、全巖巷掘進等困難,創造出東五盤區每月進尺突飛猛進的驕人成績:從380米、420米到480米再到557米。步步飛躍,震撼人心。
掘進上進尺,瓦斯抽放是關鍵。該礦提前發動職工群眾,人人想辦法,隊隊出點子,從生產一線收集到900多條制約生產的難題,進行逐項逐條解決。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先后對掘進頭面一通三防、防突預測、包迎頭、貫通點支護等78項工藝進行再優化、再升級。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精簡繁雜的工序,各部室通力合作,努力為掘進工作贏取寶貴時間。
同心、敬業、奉獻、超越是寺河精神的濃縮。在掘進上進尺活動中,寺河礦改變了抽放組織模式,上下同欲,戮力同心。由鉆探隊伍安排機長,掘進隊伍每班安排2~4人配合打鉆,按照每300米抽放進尺折合1米掘進進尺進行工資核算,以此提高鉆機開機率和掘進隊組打鉆積極性。以前,兩個普通鉆機鉆探隊伍每班只能開啟12臺鉆機,現在每班能夠開啟19臺鉆機,鉆機開機率提高58%,職工的內生動力實現了質的飛躍。
管理升級實現優化再造
嚴峻的生產“緊平衡”狀態促使寺河礦黨政必須在管理上求突破。今年四月以來,該礦大力推行層次管理、自主管理,重新梳理部室職權,強化業務科室的管理和服務職能,業務部室人員主動沉到一線服務基層區隊,做到“小隱患不出班,大隱患不過天”,確保生產區隊的問題在第一時間得到有效解決。修訂《薪酬分配方案》,分配政策進一步向井下一線和苦臟累險崗位傾斜,充分調動一線礦工的工作積極性,形成全員眾志成城渡難關的生動局面。
連采一隊職工小李介紹:“隊里實行干部包保班組制。班組完不成進尺任務,干部要受到牽連,班組出現事故,班長和跟班干部要首先進行分析總結。這樣就促使干部能把工作中的問題、困難及時反映在早會上,然后大家自主討論解決,使工作明確了方向,掘進進尺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了最大優化。”
寺河礦還下發了《2013年工資分配方案補充辦法》,加大向井下一線、輔助和地面苦臟累險單位和崗位的工資分配傾斜力度,進一步發揮工資杠桿的激勵和調節功能,激發廣大職工生產積極性,提高職工出勤率。
隨之,各掘進隊組也迅速制定了《掘進工分獎勵辦法》。其中,連掘三隊細化了“工序完成獎勵標準”、“工分折合獎勵標準”、“留巷出分標準”等內容,完善獎懲體系,將掘進進尺同獎勵辦法緊密聯系起來。連采三隊根據自己隊組所處的特殊地質構造,制定了具備自身特點的掘進工分獎勵辦法,進一步調動職工攻堅克難的積極性。
人文關懷激活職工活力
持續的人文關懷,是激發員工以礦為家、感恩企業的最有形投入,也是匯聚正能量的強大動力。
寺河礦堅持從餐飲、住宿、購物、兒童入托等方面著手,讓職工吃得開心、住得舒心、玩得爽心,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引進萬德福超市和3D影院,為職工牽線團購住房,開展第一屆文化藝術節,讓和諧關愛的氛圍盈滿礦山。
如果說物質生活的改善如春風拂面,而讓每一名員工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則如同春雨潤心。
從《寺河礦專業技術序列人員崗位設置及管理辦法》的試行,到《寺河礦大學本科畢業生崗位成才指導辦法》的下發,在人才使用上,寺河礦快馬加鞭,著力構建和暢通各類技術人才的成長路徑和職業生涯規劃。特別是通過公開選聘的方式,把表現良好、工作負責、職工信服的65名一線大學生納入到技術員隊伍中來,給年輕的大學生們注入強大的職業動力,下活了人力資源這盤棋,匯聚起干事謀事的正能量。
來源:晉煤集團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