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金黃象征尊貴,一片火紅激情澎湃,一對小豬笑容可掬,紅黃組合構筑成雙胞胎集團平和寬厚、積極向上、剛柔相濟、精益求精、勇于超越的表情。這種對自然的尊重,對動物的尊重,對養殖戶的尊重,對員工的尊重,凝聚起雙胞胎集團履行社會責任的深厚力量。
雙胞胎集團,一個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時刻以回報客戶、反哺養殖戶、關愛員工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雙胞胎集團自創業伊始,就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服務三農的企業責任感,站在為“解放農村勞動力”的高度,將雙胞胎產品定位在養殖戶能“輕松養豬,快樂賺錢”的重要環節,推出“省時省力不拉稀”“自由采食長速快”“花最小的成本長最好的豬”的安全、高效、節能的養殖理念,夯實了具有創新跨越式發展的雄厚軟硬件基礎。企業文化的內涵是:把實現又好又快跨越式發展作為履行社會責任的最有效途徑。
雙胞胎集團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起步,從一個不足40萬元資本起家,從月銷量只有幾百噸的小飼料作坊起跑,通過十年的積累發展,一躍成為全國一流的飼料企業:雙胞胎集團自2007年至今,連續每一年以銷量飼料100萬噸的速度增長,在行業里譜寫了一曲曲發展的神話,當前在中國細分的乳豬料市場占全國第一,乳豬教槽料占全國市場的20.6%,2012年豬飼料銷量690萬噸,連續多年蟬聯中國豬飼料銷量榜首,現擁有近80多家子公司,銷售收入308億元,躋身中國企業500強。其超常規發展的成功模式引起國內眾多企業經久不息的研究和探索話題。文化領先,開拓創新——是雙胞胎集團快速發展的最好詮注。可以用以下一段話來概括:一次次跨越激流,一次次破繭重生,一次次精彩嬗變。
無論如何風云變幻,雙胞胎集團始終牢記“服務養殖,共贏未來”的使命,樹立“做中國飼料行業典范”的目標,崇尚創新為上善,誠信若厚德的經營之道,致力于打造學習型雙胞胎、創新型雙胞胎和誠信型雙胞胎,在客戶、養殖戶、員工中大力推行技能培訓和素質教育,堅定不移地實施人才發展戰略,走人才興企道路,從而在逆境中創造了發展機遇、在困境中搶到了發展機遇、在順境中把握了發展機遇。雙胞胎集團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技術和全新的思路打造出引領行業發展潮流、改變行業競爭格局的劃時代產品——雙胞胎乳豬料。
雙胞胎集團有覆蓋全國、運作高效體系的服務文化實施落地。集團營銷人員以送科技下鄉,開展形式多樣的座談會、養豬比賽等活動,每一年免費發放雙胞胎科學養殖知識手冊3000多萬份,價值3億元,在養豬密集的縣、鄉、村的養殖場設立了科學養豬宣傳欄一萬多個,開展培訓二萬多次,參訓人員數十萬人次,還拿出近百萬元鼓勵科學創新人員。對養殖戶進行健康養殖技術培訓,無償給養殖戶派發養殖技術手冊,建立獸醫服務中心和病害監測中心,開通24小時熱線電話,免費為養殖戶提供病害防治咨詢,幾年來,雙胞胎共為近十萬名農戶提供過各種服務,每年為農戶支付的技術培訓費用5000多萬元,與養殖戶簽訂養殖合同,為養殖戶和經銷商提供的資金達3.2億元,有效地幫助他們走上了養殖致富之路。
金獎銀獎不如養豬戶的夸獎,金杯銀杯不如養豬戶的口碑。請聽養豬戶對雙胞胎產品的真實反應:廣東省梅縣石扇巴莊豬場老板范斯光使用雙胞胎“640模式”飼喂,一頭豬凈賺738元。廣西省陸川縣良田鎮良田豬場老板龐國瑞使用雙胞胎一窩豬凈賺6000元,驚贊:“雙胞胎乳豬奶粉,太神奇了!”河南省新鄉市獲嘉縣大清村王國利養戶用過雙胞胎奶粉后說:“雙胞胎乳豬奶粉,是我養豬多年來用得最好的飼料。”遼寧省黑山縣白廠門鎮劉福順養戶使用雙胞胎科學養豬模式喂養,全程2.3斤料就長一斤肉。江西省南康市振林豬場一頭母豬一年純賺1.2萬元;廣東省博羅縣龍溪鎮賴文斌豬場一窩仔豬純收入七千多塊……從南到北,中國大地養豬戶都在分享著雙胞胎給他們帶來的快樂。
接受一種文化理念,選擇一種好飼料產品,造福一方老百姓,這就是雙胞胎飼料!每年可為養殖戶們增加近10億元的收入……在這些驚人的經濟效益背后,一個嶄新的養豬技術名詞逐漸變得炙手可熱:雙胞胎640科學養豬模式!
雙胞胎集團核心文化是要對社會有高度責任感,雙胞胎成為中國豬飼料第一品牌,銷量更是遙遙領先,但發展從來沒有止步。
“雙胞胎如今擁有中國最好的豬飼料,只有造福養殖戶,為養殖戶多謀利益才有價值,只有將科研成果和提升養殖戶的生產水平結合在一起,我們的企業才有生命力,也才有可持續性。為養殖戶服務,提高養殖水平,幫助更多的養殖戶致富,我們責無旁貸。”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副會長、雙胞胎集團創始人鮑洪星董事長深情地說。
鮑洪星說:“雙胞胎,只做好豬料!我從來沒有動搖過自己的這種信念,任何成就總是要付出代價,一旦確立了目標,舉全集團之力全身心地投入,百分之百地投入!不為任何誘惑所動,將軍趕路,不戀小兔,咬定豬飼料不放松,一心一意專業做好我們的豬飼料!為中國養豬事業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人都說十年磨一劍,雙胞胎集團用多年的艱辛和奮斗,用十年時間磨出了一把鋒利無比的寶劍:雙胞胎,只做好豬料!(游金保)
來源:中國畜牧獸醫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