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沂供電"員工百家講壇"點亮企業文化建設


    時間:2013-08-14





      提到講壇二字,首先讓人想到的是大學講壇、或者是某學術講壇,講壇充滿神秘色彩。然而,在2010年4月30日,臨沂供電公司針對供電系統內員工的《員工百家講壇》欄目正式掛網開播,一石激起千層浪。“草根專家”應運而生,一些更容易為員工接受的新技術、新工藝成了員工們的健康成長成才的“加油站”,小荷才露尖尖角,講壇從一開始就迸發出旺盛的生命力,歷經三周年,講壇已播出了整整五十八期,迅速走進員工的中間。

      從“旁觀者”到“主講人”

      “人手少,新人多,工作技能必須要提高。” “請專家來培訓,講得是好,但和我們具體工作結合得不夠、實用性不足,員工參與積極性也不高。”一連串的問題浮出水面。

      “我們自己搭建一個平臺如何?”當時的公司政工部首先提出了這樣一個設想:每名員工結合自己的工作和專長,自定主題,輪流講一堂課,公司適時為提高員工素質搭建起了一個發展才能的平臺。

      人人參與、人人登臺,走“草根”路線的“員工講壇”應運而生,在這一嶄新的思路下,臨電人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位于臨沂市南大門的郯城縣供電公司,一位名叫鄭文麗的普通的女職工走上“講壇”,臨沂《員工百家講壇》第一期的在《文麗談攝影》中拉開了的序幕。她那種理論聯系實際的講課風格,鮮活的作品實例、風趣的語言至今還讓人津津樂道。

      “對待工作中的難題,我們只要稍加留意,一項小發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設計、小建議成果就出來了,申請專利絕非難事。”自員工百家講壇開播以來,修試工區、輸電工區等單位都有新的國家專利誕生,公司的科研成果也比以前增加了很多。

      從“要我學”到“我要學”

      《員工百家講壇》利用網絡優勢搭建了一個員工樂享、暢享、盡享的學習交流平臺,欄目“小”而能效“大”,所有播出作品均為原創。把話筒交給員工、把講臺讓給員工、把鏡頭對準員工,每一位主講人用最精彩、最詳盡的解析把他們的業務技能和生活才藝展現給廣大同事。它的開播,引起了極大地反響,特別是有關電力技術方面的講課,能充分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大家的學習意識和創新能力。

      同時,《員工百家講壇》的開播,造就了一大批“供電明星”。他們來自于公司主業部室、生產經營、多產單位、縣公司等不同層面,涵蓋了公司業務骨干、農電員工首席技師、普通員工、職工家屬以及特邀專家等多個領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員工講壇”的主講者和聽眾角色互換,經驗分享、取長補短,起到了教學相長、效率倍增的效果。

      從“大鍋飯”到“自助餐”

      經過三年的開辦,《員工百家講壇》建立了講題申報制、講壇考核制、參講備案制等制度,講課內容主要分為電力技術探索、藝術生活技巧、善小道德講堂、美麗彩虹等多個專欄,涉及電力著作解讀、農網改造升級、配電線路施工、專用工具制作、藝術文化修養、書畫武術講解、先模人物風采、飲食制作和衣著化妝等多個方面。

      經過進一步的磨合,欄目選題由“大鍋飯”向“自助餐”轉變,實現了由“報什么播什么”到“需要什么就拍什么”,極大滿足了員工對“知識大餐”的不同需求。特別是今年以來,欄目組持續加強了對電力技術知識、“美麗彩虹”、“善小”等內容的宣講力度,更加的貼近實際,確保了每月有一期電力相關講座,內容也更加的豐富化、系統化、專業化。

      文化,是維系一個企業生生不息的靈魂。先進的企業文化,是創新的源泉,是鼓舞員工奮發工作的精神動力。一直以來,公司堅持“文化鑄魂、文化載道、文化聚力 ”的工作思路,大力實施企業文化落地工程,公司思想政治工作保持特色、年年出新,塑造了諸如“六愛六親”、“小鄭熱線”、“員工百家講壇”等一系列的企業文化品牌,形成細水長流、靜水深流的文化生態,臨電人走出了一條有特色、有亮點,更具有生命力的企業文化建設之路。

    來源: 中國電力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