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早上一上班,剛從北京參加過國家電網公司“兩會”的朱清杰匆匆走進單位,領導、同事們紛紛祝賀他榮獲特等勞動模范。
剛剛過去的2012年,朱清杰創作并演唱的歌曲《家的牽掛》被評為國家“五個一工程獎”,這是國家電網公司系統文藝作品的首次入選。
如果說,企業文化建設是一座花園,那么《家的牽掛》就是新鄉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盛開的一朵奇葩。
“企業堅持用文化內涵引航、用文化理念鋪路、用文化思路奠基,企業才能花開灼灼,香飄墻內外。”新鄉公司黨委書記孫曉紅告訴記者。
文以化之,巧辟陣地“傳播”
走進新鄉公司,大院內有一條“星光大道”。路燈桿、櫥窗等等每個顯眼的位置都留給了為企業爭得榮譽的明星員工。“每月一星、先鋒黨員、女工之星、青工之星,一張張笑臉閃耀櫥窗;國家級、省級、市級勞動模范,一張張“難忘”的照片與公司各項榮譽擺放于新鄉公司企業文化宣傳陣地內。“星光大道”讓新鄉公司員工如明星一樣葳蕤生輝。
“讓“明星”、勞模走到臺前,形成約定俗成的制度,讓“特色”持續閃亮,產生聯動效應,巧妙地將文化傳播開去。”新鄉公司黨群工作部主任葛嵐說。
“春溫潤無聲”。從2012年初,新鄉公司開展黨政領導宣講企業文化活動,共舉辦12期“每月一講”,5期“政工干部培訓班”,通過系列培訓班,黨政主要負責人帶頭提高政工干部在企業文化方面的專業素質,深入開展“企業文化傳播”主題實踐活動,包括“喜迎黨的十八大、創先爭優當先鋒”、“學團史、跟黨走”“降本增效你我同行”等十余項主題活動,使廣大干部員工成為企業文化的傳播者、實踐者、先行者。同時,在公司本部構建起八分鐘之內到達文化展廳、職工書屋、游泳館、羽毛球館等八大場所的“八分鐘文化圈”,推出“八分鐘文化圈地圖”,為公司員工舒緩、釋放“三集五大”壓力提供良好場所,從精神、物質兩方面推動國網公司企業文化傳播工程項目,促使文化入腦、入心。
化而行之,巧借載體“落地”
“‘三集五大’體系建設中,青年大有可為,大家憑借公司搭建的各種平臺積極建功成才!”1月5日,新鄉黨委書記孫曉紅在團員青年學習十八大精神專題講座上,開啟“新年第一講”。
與此同時,在110千伏小冀變電站現場則是另一番“聆聽”。一線員工王蕾蕾從黨總支書記汪志國手中接過嶄新的《十八大黨章學習讀本》,鮮艷的“紅色絲帶”飄蕩在施工一線,在瑟瑟冷風中載著公司的關懷與溫暖“企業文化”落地生根。
新鄉公司一直致力于企業文化落地工程載體的抓控,與中心工作相融并進。
寓于激勵體系之中。將統一的企業文化納入公司年度培訓計劃,作為每年公司各級各類人員培訓的必要內容;將企業文化建設融入中心工作和經營管理中,尤其在今年該公司“四建聯考”中,將企業文化與硬性指標接軌。
寓于氛圍營造之中。新鄉公司深入推進班組文化建設,把統一的企業文化落實到“六型一化”班組建設中,充分發揮“兩室”和“六型一化”標桿班組的的技術、技能優勢,提出壓擔子、給位子、搭臺子、選苗子的“四子工作法”,推動班組文化從“亮點”到“亮片”。
行而薈之,巧搭建“連心橋”
2012年9月份,一條“騎友騎行80多公里捐款7000多元幫貧困女孩上大學”新聞登上了眾多主流網站,而這些“騎友”中間便有新鄉公司員工李洪文。
“我們每個人都要有一種陽光心態,愛自己、愛工作、愛別人,用愛心幸福自己的生活!”素有俠義“令狐”之稱的他對記者言無不盡。
在“三集五大”建設過程中,新鄉供電公司精心將企業文化的融入、傳播、管理如水般浸潤至每個工作細節,搭好“連心橋”,構建起完整的“三集五大”企業文化保障體系。先是制定下發“三集五大”體系建設保障措施30條;編印《“三集五大”體系建設宣傳手冊》300本,制作《“三集五大”知識55問》,開展“三集五大”體系建設員工思想動態專題調研29場,下發調查問卷300份;啟動“快樂工作我來支招”活動,向全體員工征集快樂“招數”,企業積極“接招”,為員工增添“好心情”;組織“塑造陽光心態”巡回講座到企業基層,組織200多名員工打造員工健康心態,引領廣大干部員工全面認知、認同“三集五大”體系建設,最終實現文化與公司重點項目工作相輔相成。
“企業文化滲透于一切活動之中,又流溢于一切企業活動之外。如江河之水,于流動中滲透、播種、植根。企業文化建設就是要實現固化傳播,形成企業個性,讓員工的激情如細水長流,為公電網發展提供不竭動力。”新鄉公司總經理張明如是說。(新鄉供電 劉俊海 鄭勝夏)
來源:人民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