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中電投上猶江水電廠致力于企業文化建設,積累了豐富文化資源,連續十二屆被評為江西省“文明單位”,2010—2012年連續獲得“全國電力系統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契合發展,精心規劃,竭力提升文化實力。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該廠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始終堅持生產建設與文化建設兩手抓,制定了《企業文化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將企業文化建設融入到企業發展全過程”的統一思路,逐漸將文化建設滲透到企業各項工作中。成立了企業文化中心,分階段展示建廠以來發展圖片和歷史資料,內設展廳集中展示員工的書法、美術、攝影作品。廠歌《猶江情》唱出了猶江兒女的自豪與驕傲。昨日的輝煌不代表明日的成功,在改革發展前進道路上,上猶江人勇敢應對市場挑戰,秉承“愛廠、團結、求實、奉獻、進取”企業精神,大力實施“年度工作月度化、月度工作表格化、表格工作流程化、流程工作標準化、標準工作常態化“的“五化”管理模式,以追求卓越的蓬勃姿態共創企業新一輪大發展。
豐富活動,凝心聚力,積極打造文化品牌。大力開展喜聞樂見、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竭誠滿足員工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成立文藝協會,組織開展了廠史廠情知識競賽、詩歌朗誦賽、卡拉OK賽、新春晚會等活動。積極選拔骨干參加企業內外舉辦的健美操賽、紅歌賽、征文比賽、演講比賽等等,均獲得好名次,及時利用廠網、《猶電政工》簡報等媒介宣傳。積極建好文化活動陣地,給廣大員工提供休閑和娛樂場所,現建有文化活動室、健身中心共6個。重大節假日期間,根據一廠多地、人員分散的情況,創新活動形式,因地制宜舉辦文藝聯歡、登山、農家樂等等,組織各個項目部之間開展籃球賽、乒乓球賽等活動加強互動交流,豐富了廣大員工特別是駐外項目部人員業余文化生活。企業借力文體活動營造關愛文化,給予員工關懷、歡樂和激勵,極大地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重點培育“創先爭優”文化建設活動品牌,以多種形式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先進模范作用。崗位承諾,2011年初7個黨支部和71名黨員在全廠掀起了公開承諾、爭當先進的熱潮。深入基層,領導下基層服務妥善化解矛盾糾紛7起,解決突出和歷史遺留問題10個,辦好事、辦實事16件。紅色教育,充分利用贛南地理優勢,專門組織黨員赴于都紅軍長征第一渡接受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創新實踐,成立黨員攻堅小組,開展合理化建議、QC攻關、創新創效、技術論文等革新活動,近兩年來完成創新成果15項、科技論文28篇。“創先爭優“活動催生了企業先進文化,在員工中形成了勇于領先、恥于落后的意識,勞動模范、技術能手、創新先鋒不斷涌現。
以人為本,力促和諧,努力豐富文化內涵。該廠堅持“以人為本”理念,積極促進人與人、人與企業的和諧。自建立 “送溫暖”專項基金以來,看望困難職工達245人,慰問金額近10萬元。堅持開展“五小”文化工程建設,建立小養殖場、小菜地,打造了員工自己的“小食品基地”。新增室內活動室、室外籃球場,滿足員工娛樂休閑需求。企業主動迎合員工訴求,逐步實現了和諧文化的創建和提升。
高度重視提升員工素質,購買下發《誰偷了我的奶酪》、《卓越員工的12項修煉》等書籍至各班組學習。不定期組織開展培訓,每位員工年培訓達60小時,外請高校專家講課豐富員工文化含量。企業以終身學習意識引導員工好學進取,以拼搏文化不斷激勵員工提升綜合素質。
積極引領員工投身愛心公益事業,多年來持續開展“映山紅”愛心助學和“送書下鄉”活動,累計捐贈書籍萬余冊。熱心參與地方政府關懷農村的“三送”活動,2012年初分別為上猶縣高峰村30戶困難黨員、軍烈家屬及孤寡家庭送去了600元/戶慰問金。企業熱心公益、扶貧濟困,充分發揚“仁愛”精神,衍生了企業愛心文化,志愿服務理念在潛移默化中成了猶江人的文化自覺。
文化是企業的“靈魂”,多年來該廠將企業發展與“塑魂工程”緊密結合,收獲了豐碩文化果實,提升了軟實力,為企業又好又快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來源:北極星電力網新聞中心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