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龍集團用“世界責任”鑄造知名民族品牌——中國企業聯合會授予其“全國企業文化示范基地”稱號
從一家作坊式小企業快速成長為在國內具有較強品牌影響力的現代化企業集團,再到近幾年以驕人的業績“逆勢上揚”,太子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文化立企、品牌立國”的先進發展理念得到了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的肯定。9月23日,中國企聯在浙江省杭州市召開2012全國企業文化太子龍集團現場會,授予太子龍集團“全國企業文化示范基地”稱號。中國企聯執行副會長尹援平、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張國有、國務院國資委研究局副局長張濤、杭州市原政協主席孫忠煥等出席會議并揭牌。
太子龍集團創辦于1995年,目前是一家以服裝制造與銷售為主業,涉及動漫產業、文化傳播、投資置業、進出口貿易等多元領域的民營企業。集團年產各類服裝3000萬件,其中,主打品牌“太子龍”男裝在國內擁有2500多個加盟終端,位列“休閑服銷售量前十強”。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巨大沖擊,很多企業都面臨不同程度的經營困難,太子龍集團卻實現了快速發展。近三年來,企業銷售收入以每年超過30%的速度增長,成功進入“亞洲品牌500強”和“中國服裝6.88,-0.15,-2.13%行業競爭力前十強”。
太子龍集團董事長王培火說,太子龍集團之所以能夠取得這些成績,其主要原因就是從戰略層面高度重視和切實推進企業文化建設,為企業打造讓消費者認可、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太子龍品牌提供了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特別是進入集團化多品牌運營發展階段以來,太子龍集團在管理實踐中逐漸培育形成了以“無我實現自我”為核心價值觀、以“民族文化的國際化”為企業愿景,以“讓世界責任起來”為企業使命的“新龍”文化體系,探索出了一條“文化驅動品牌力,品牌拉動投資力,實力提升價值力”的民族品牌運營新模式。
尹援平在致開幕詞時指出,太子龍集團的企業文化定位帶有強烈的使命感與責任感。面對巨大的競爭壓力,太子龍集團沒有片面強調企業自身利益,而是強調企業的經營活動必須要兼顧國家、社會和員工,依靠利益相關各方發揮“合力”實現企業的發展壯大。正是基于這一深刻認識,太子龍不是熱衷于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而是立足于不斷提高產品和服務的文化含量和品牌附加值,鞏固求存圖強的根本。也正因為如此,太子龍才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和支持,其發展之路才越走越寬。同時,太子龍集團的企業文化建設與品牌發展戰略實現了良性互動。太子龍集團圍繞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及使命愿景,從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不斷豐富“太子龍”品牌的文化內涵,形成了“自信、自然、出色”的品牌精神,并將這一精神貫穿于產品開發、生產制造、形象傳播、客戶服務的全過程,融入物流、地產、建筑等產業發展,增加相關產業文化含量,延伸文化價值鏈。太子龍集團的企業文化實踐表明,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文化力的競爭必將成為企業競爭的關鍵所在,文化資源必將成為企業發展最經濟和最有價值的戰略資源。
尹援平強調,品牌建設是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的基礎性工程,也是我國企業成功實現國際化運營不可或缺的環節。她希望廣大企業要向太子龍集團學習,把品牌建設提升到戰略層面進行系統謀劃和實施,其中要特別重視通過企業文化和品牌建設的深度融合,把企業的文化資源有效地轉化為企業的品牌資源,努力提高品牌影響力,創立國際知名品牌。
太子龍集團首席文化執行官韓世友詳細介紹了“價值觀、方法論、實踐載體” 三位一體的國際品牌文化框架理論體系,以及如何構建可持續化的品牌文化體系。
張濤在致辭中對我國企業提出了六點希望。他說,第一,要充分認識品牌建設的現狀和問題,牢固樹立品牌競爭和品牌文化戰略發展意識,增強緊迫感和自覺性。我國是產業大國,有近200種產品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但品牌優勢遠遠落后,必須向品牌大國和品牌強國快速邁進。第二,要深刻理解品牌文化的基本原理,把握和運用品牌文化效應的基本規律,推動品牌文化意識和方法的有效提升。第三,要把握好原則,正確認識和處理品牌文化建設中面臨的各種問題和矛盾。包括,設計既融合產品功能特征、又符合消費群體人文水平的品牌文化,堅持誠信和責任的有機統一,有效控制品牌建設的風險,防止不同品牌和不同地區之間的文化差異和利益紛爭,等等。第四,要注意品牌的專利維護。第五,要嚴格把好產品質量關。第六,要加強品牌文化研究開發的保障工作。
張國有在點評時指出,企業文化是從企業成效中成長起來的,因此,要從企業成效的角度來分析企業文化,而不是就文化談文化。十七年來,太子龍集團在產品產量、協作能力、產業領域、團隊建設、品牌影響力等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其背后的動力機制就是“成長目標明確可行、團隊能力協調有序、規則體系切實有效、使命理念心悟自覺”,這一動力機制的核心是“讓世界更和諧、更美麗、更愉悅”的共同使命。企業完善這一動力機制比獲得發展的具體成效從長遠看更為重要。他說,企業實現使命需要一些基本理念的指導,包括責任、互助、創造、共享等;這些基本理念經過長期灌輸和訓練,能夠轉化成員工行為,在企業發展成效的檢驗中逐漸凝聚成企業傳統,經過不斷傳承、創造、再傳承,形成了企業持續發展的機制和動力。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陳加元給大會發來賀信。中國企聯企業文化建設委員會負責人王世紅宣讀表彰決定。現場會還圍繞“企業文化與國家品牌生產力的關系”舉行了互動論壇,人民出版社總編室主任陳鵬鳴、中糧集團企業文化部部長李明華、海爾集團原黨委副書記王安喜、三一重工微博9.01,-0.13,-1.42%集團副總裁何真臨、大峘集團董事長盧顯忠、太子龍集團總裁蔡冬冬參加了互動交流。
2012全國企業文化太子龍現場會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微博大學作為學術支持單位共同參與。來自全國企業界、學術界、研究機構和媒體界的代表共計200余人參加了會議。
來源:新浪財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