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貴池供電企業文化落地開花結果
安徽貴池供電公司十分注重企業文化建設,注重“內強素質,外塑形象”,在安全、服務、廉潔、管理等文化建設上下功夫,多年來,該公司通過爭創一流縣供電企業和安徽省文明單位,以安全性評價為契機,從設備、制度、素質、環境等四個方面大力開展安全文化建設;以開展優質服務年活動為契機,從規范服務、合理流程等方面推進服務文化建設;以宣傳貫徹《國家電網公司企業文化手冊》為契機,培育員工“誠信、責任、創新、奉獻”的核心價值觀,員工精神面貌煥發,公司亮點突出,成績可喜可賀。
管理強基礎
管理強基礎,文化是引領。貴池供電公司結合城區不供一度電,供電服務在農村的實際,發揮農電管理之長,突顯一個“農”字,彰顯農電管理本色。使管理文化在基層有聲有色。
讓管理文化落地生根開花并結果,說到底是在基層管理上做文章,在“農”字上下功夫。貴池供電公司經過幾年的摸索和總結,使農電管理走出了新路子,“兩個專業化”管理成功之路就是其中之一。
一是成功實施了供電所專業化作業組織。貴池供電公司組建5支專業配電隊,它的特點鮮明:具有年富力強、生龍活虎的精神面貌;有高標準嚴要求,半軍事化管理和行動作風;有經過專業化培訓的技術力量和裝備齊全、行動快捷的能力;它的工作性質和職責決定了它“平戰”結合的特點:平時耐得住,戰時拉得出打得響的一支農電施工隊伍。它的優勢明顯:可捏緊拳頭,形成合力,集中力量打殲滅戰;可組織“尖刀班”打攻堅戰;可分散兵力打持久戰;也可以分成幾個作業組同時打幾個小型“戰役”。從成立之初起,五個配電隊就以“尖刀班”分別駐扎在東、南、西、北四個不同方向安營扎寨,扎根在農電戰線最前沿。以行動迅速,搶修及時,靈活多變的工作方式,肩負著平時維護戰時搶修電力設備的雙重任務,在新農村電氣化建設、技改工程、搶修搶險中發揮著主力軍和突擊隊作用。
二是實施供電所專業化管理。在新的管理平臺上,對供電所的生產、經營、服務等工作按標準化作業流程實施了標準化、制度化管理,該公司營銷部門向供電所下達工作計劃和任務,供電所對班組和員工實行分級工作計劃管理和考核,按專業化分工,明確崗位工作職責。將生產計劃管理、停送電、設備消缺、工作許可等作為供電所與區域配電隊工作銜接、協調的重點環節,按職能分工,營銷部門統一管理,確保工作的有序開展和可控、在控。供電所內部按整合后的機構設置,定員定崗定責,對基礎資料、安全、設備、經營、客戶服務等工作實行分級分類管理,利用營銷MIS系統實行工作信息化流轉,確保各項基礎資料的齊全、規范和工作的流轉有序。理順了過去職責不分,崗責不明,相互扯皮,不利于工作的關系。對10多萬戶客戶免費發放智能繳費卡,實行雙月抄表,定點收費,既減輕專職電工的工作負擔,又方便了客戶,提高了工作效率。
2011年8月,省、市公司農電工作部調研組來貴池供電公司調研供電所管理專業化、農配電專業化工作時,上級肯定,基層滿意。專業配電隊隊長錢新兵說:專業配電隊成立后,有三個方面明顯優勢:一是員工安全素質提高,安全工作開展起來能夠做到具體、規范、細致、到位;二是工藝水平普遍提高,能夠做到統一、規范、美觀;三是工作效率明顯提高,搶修行動快,員工通過長期的施工實踐和鍛煉,技術嫻熟,施工進度快,體現了專業施工水平。供電所所長紀桑田體會說:管理和農配電分開后,電工可以專心致志地搞管理,改變了過去又要抓管理還要搞施工搶修,眉毛胡子一把抓,樣樣不精的被動局面,電工也由過去管理的500多戶到現在管理1200多戶,體現了專業管理特色。
服務贏民心
如果說發展是企業的硬道理,那么搞好優質服務就是貴池供電公
司的主命脈。幾年來,貴池供電公司用服務質量贏得了聲譽和民心,“你用電,我用心”得到廣大客戶的認可。當地黨委政府多次給予高度評價,多個大客戶登門道謝,多位客戶為供電所送來錦旗。其中最為突出的亮點是貴池供電公司晏塘供電所員工幾十年服務一對殘疾夫婦,被當地傳為佳話。人民日報社駐安徽分社、安徽日報和當地電視臺及系統內報紙宣傳報道了貴池供電公司的優質服務典型。安徽省貴池區還將事跡編為故事,在開展全國青少年讀書月活動中由青少年講出貴池供電人服務“謝黨恩”的故事,在全市獲得一等獎。
用心服務感動了一對殘疾人,而這對殘疾人,出于感恩,將自己的名字改成“謝黨恩”,把晏塘供電所的電工當成“娘家人”;也是出于感恩,這對殘疾人記住了每一個幫助過他的愛心人;還是出于感恩,這對殘疾人無法忘懷與貴池供電公司晏塘供電所十多年的牽手故事。
“謝黨恩”,原名孫發青,是本地人,十幾年前的一次意外使他終身殘疾。從此,貴池供電公司晏塘供電所“特殊檔案”里出現了“謝黨恩”的名字,電工成了“謝黨恩”的服務聯系人。
2008年底,孫發清又動了一次大手術。由于長期坐輪椅,褥瘡感染引起并發癥,在省城醫院切除了壞死的右腎。春節前出院回到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讓孫發清夫婦倆感動不已,抱住“謝黨恩”牌匾許久不愿放下……
2009年初,孫發清病情發作,急需轉到大醫院治療,臨走時,他把大門鑰匙交給了最放心的“娘家人”——貴池供電公司晏塘供電所,一去就是一個多月。
在孫發清住院的日子里,電工忙碌開了,花了3000多元錢,終于把他家用了10多年的照明線路全部更換了一遍,還安裝了20個開關和插座,配了電扇、節能日光燈和床頭燈,連電話線也換了。回到家的孫發清坐著輪椅滿屋轉開了,摸著一個個具有人性化的開關和插座,感嘆道:想得真周到,高低適宜,用起來方便,燈也亮多了,再不會拎著活動開關和插座到處跑了。
孫發清把晏塘供電所當成“娘家人”還要從10幾年前說起。剛癱瘓那幾年,孫發清情緒特別低落,鄉里鄉親的老所長經常來到他床前和他聊天嘮家常,安慰他鼓起生活勇氣;生活困難了,電工變著法兒救濟他;開小雜貨店,大貨車進出不方便,電工找來板車為他送貨;房子被大雪壓塌了,電工幫助他維修;輪椅進出門檻不方便,電工找來沙子和水泥鋪平;逢年過節總是像親人一樣送來年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孫發清已從心底把供電所當成“娘家”,把電工當成了親人。
2011年5月10日,“謝黨恩”夫婦硬是激動得一晚上沒有睡好覺,心想,要不是細心的紀桑田所長想得周到,今天晚上又不知要折騰到什么時候,被子要淋濕,電器要受潮,小孩又要遭罪。
“五一”前夕,紀桑田和幾名黨員照例來看望“謝黨恩”夫婦,問候寒暄后,紀桑田習慣地觀察室內的用電線路和設備,最后他的眼光停留在屋頂的四個黑呼呼的墻角上,心想:這是平時經常漏雨形成的斑跡。“你房子漏雨怎么不早說呢!”。“老是找你們麻煩,不好意思再說了”夫婦倆異口同聲地回答。紀桑田沒有多說什么,簡單地打了一下招呼就走了。
第二天,他找到好朋友,也是“治漏”行家,向他道出了原委。朋友答應他,只要用心,沒有辦不好的事。但要記住,辦了這件好事,有我一份功勞,還要請客喲!接下來,他的朋友真的像為自己家辦事一樣,從材料準備、人工安排和體力勞動的活,全部包攬了下來,事成后,紀桑田象征性地付了成本價并高興地請客兌現承諾。而聰明的孫發青沒有經過多想就知道是紀桑田請人幫忙干的。沒過兩天,就連續下起了暴雨,“謝黨恩”夫婦再也不用因房子漏雨而發愁了。
“我雖然雙腿殘疾,但我能知天下事,因為愛心有腳;我雖然失去了多個親人,但身邊親人無數,因為人間情真。無數雙溫暖的手,無數顆真誠的心,不僅陪伴我一路走來,而且為我帶來了幸福甜蜜的生活。”這是孫發青留在“謝黨恩”博客里的肺腑之言。
漫畫展風采
貴池供電公司注重企業文化建設,多方位多層次宣傳報道公司企業文化所取得的成果。貴池供電公司員工英勇抗冰保供電上了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周曦之的書法“國家電網”四字被選定為《國家電網》雜志新刊頭,農電工姚維武出國演儺戲等。還先后制作具有貴池供電公司特色的4部電視專題片,其中《鏖戰暴風雪保供電》獲“中電傳媒杯”銅獎。制作18次電視新聞,內部發行《貴電之光》報46期,出版畫冊4本以及各類叢書4冊。用漫畫形式來展示企業風采在貴池供電公司還是首次。
2011年9月,貴池供電公司經過精心策劃,由著名漫畫家呂士民先生創作的《漫畫貴池供電》宣傳畫冊在國慶前夕出版。
80幅漫畫作品,內容涵蓋供電服務、電網建設、安全生產、黨風廉政、精神文明等方面。貴池供電公司員工徐杰超酷愛漫畫,他利用業余時間創作了二十余幅源于實踐、創意新穎的漫畫習作也一并收入畫冊。漫畫以貴池供電公司抗洪抗冰保供電、電網建設和安全生產真實素材為背景,結合創先爭優活動中的鮮活題材,用喜聞樂見的形式和簡潔的話語突出漫畫主題,凸顯貴池供電公司企業文化管理的寓意,反映管理背后的哲理。
呂士民先生熱鐘愛池州,足跡踏遍了池州山山水水。他用神奇的妙筆先后創作出了《貴池儺》掛歷、《漫畫池州》和《民生工程大家唱》宣傳畫冊等。呂老在創作《漫畫貴池供電》過程中,實地考察了變電站、供電所和特高壓途經貴池供電轄區的工地,走訪了鎮街干部和用電客戶。盡管呂老對“電”這個特殊行業比較生疏,但他認真研讀相關資料、圖片,精心構思,力求畫出精品。其中“趴下的是電桿,挺起的是脊梁”和“洪水沖不倒英雄漢,困難壓不垮供電人”兩幅作品,其主題突出,畫面生動、鮮活,充分體現了貴池供電人胸懷大局,牢記宗旨,勇于拼博甘于奉獻的主人翁精神。在80幅作品中,一幅“真解渴”漫畫格外引人注目,其畫面形象鮮明,精景交融,充分體現了電力員工為“三農”引一泓愛的清泉,為社會播撒一片光明的高尚情懷。
呂士民先生獨特的水墨漫畫技法,既有強烈的夸張,又有深沉的意韻,以小見大、簡潔明快、幽默諷趣、富含哲理。
《漫畫貴池供電》畫冊的出版,充分體現了貴池供電公司內抓素質、外樹形象,彰顯了“國家電網”在基層特色的企業文化。它將作為平臺和紐帶,使更多的人熱愛貴池,關注貴池供電的同時,并欣賞和享受漫畫給我們所帶來幽默與快樂。
來源:中電新聞網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