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連續3年虧損、欠發職工工資18個月到年營業額近40億、位居全國交通企業百強的國內同行業一流企業;從人心渙散、各打算盤到員工抱成團、齊心謀經營,十幾年間,萬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實現了一次次精彩的蛻變。“萬合能夠有今天,關鍵是積極開展了企業文化建設,走了一條文化強企之路。”萬合集團董事長武慶發說。作為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全國企業文化十大優秀案例企業,文化建設在萬合集團的發展過程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7月6日,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快樂是一個贊許的眼神,快樂是一程溫馨的旅途,一個微笑、一絲溫暖,我把快樂傳達。”唱著這首名為《乘著快樂出發》的隊歌,萬合集團城鄉公交808路“快樂乘”服務隊的蘇艷紅上崗了。記者隨她一起登上了這趟從邯鄲開往武安的客車。
“您好!請出示您的車票”“謝謝,請坐好!”蘇艷紅臉上洋溢著溫暖的笑容。記者看到,當班的乘務員和司機都統一佩戴著黃色“快樂乘”胸牌,擋風玻璃上掛著的“一星級駕駛員”標牌看起來獨特而精致。
“每次回老家,我都乘坐這趟車,車內冬暖夏涼,車開得也穩,特別是乘務員微笑服務、有問必答,讓人感覺很溫暖。”武安小伙李文杰笑著說。據介紹,“快樂乘”服務隊于2011年2月創建,其舒適的環境、溫馨的服務受到了乘客的一致好評。
萬合集團是原來的邯鄲交通運輸集團,是一家有著60多年歷史的老運輸企業。為體現服務行業特色,萬合開展了“以人為本、感動為魂”的企業文化建設,并在此基礎倡導“為顧客提供比滿意更滿意服務”的服務理念,808路“快樂乘”服務隊的誕生正是萬合文化落地的體現。
“客戶是天,員工是地”的核心價值觀,“現代萬合,百年萬合”的企業愿景,“企業做強,員工富裕”的企業目標,“誠信為本,勤奮敬業”的職業道德,“全力做好每件事,用心工作每一天”的萬合人座右銘……這些經營理念、創新理念、服務理念、管理理念構成了萬合“以人為本、感動為魂”企業文化的整體框架。
“企業文化不僅是貼在墻上的標語口號和印刷精美的宣傳冊,它更應體現在制度和行動上。”武慶發介紹,作為一家曾在計劃經濟時代有過輝煌的運輸企業,思想落后、觀念陳舊、思路不清、主業不強曾一度影響著集團的發展。“主要原因是員工的積極性、創造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改變這一現狀,必須要靠先進的企業文化,通過文化落地凝聚職工的智慧和力量。”武慶發說。
“2000年,我們開展了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通過‘串百家門、問百家情、解百家憂’職工大走訪、干部教育季、愛崗敬業教育巡講等‘凝聚工程’,真正鼓起了員工的干勁,聚起了人心。”萬合集團黨工部副部長賈鵬介紹說,2003年以來,集團先后舉辦了企業文化研討會、演講比賽、知識競賽、圖片展、獻計獻策等活動,推動企業文化建設扎實前進。
文化先行,典型引路。為了使企業文化更好地落地,更好地激發員工的責任感、事業心,該集團連續開展“萬合功臣”、“萬合實在人”、“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魅力員工”、“創新狀元”等典型評選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涌現出一批任勞任怨、注重創新的優秀員工,全集團掀起了學先進、趕勞模、比貢獻的熱潮。”賈鵬告訴記者,該集團下屬的邯鄲客運總站售票員徐紅艷、汽貿公司修理工毛進軍還被交通部、團中央聯合授予了“全國交通系統青年崗位能手”稱號。劉燕、劉劍英
來源:河北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