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正人,先正己,走得正,站得直,員工愛,威信立……”
“縫外主,看工藝,上提時,五毫米;上腰條,對稱干,咬邊勻,才美觀……”
……
走進雙星集團無論是制鞋企業,還是輪胎、機械生產企業,員工們大都能背誦上一段雙星“三字經”,為雙星發展平添一獨特文化韻味。
我國古代有“三字經”,從古到今,許許多多人,把它作為治國、安邦、持家的經典。現在,雙星集團也有“三字經”——由雙星員工延續傳統文化“三字”的特色,以三字一句自編的行為準則、操作工藝標準。雙星管理骨干和員工掀起了“熟背‘三字經’,提素質樹形象,嚴操作提質量”的熱潮。
如今的中國實體經濟發展面臨著嚴峻考驗,但是作為民族企業家,汪海總裁始終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并從繼承、發揚、創新我國優秀傳統民族文化做起,用文化促進生產經營,以文化凝聚奮斗力量,夯實產品質量這個基石,努力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雙星集團總裁汪海認為,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中華文化是最優秀的文化,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內涵,在此基礎上形成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是中國企業形成管理強勢的必然選擇。作為中國人,我們有責任把優秀民族文化傳承下來,創新它、學好它、用好它,這既是一種凝聚力,更是一種競爭力。
為提高雙星各級領導骨干的綜合素質,雙星集團編寫了獨具特色的《雙星管理骨干行為準則》“三字經”,成為雙星管理骨干的思想和行動指南,鞭策著雙星管理骨干帶好頭、樹形象。
為提高產品質量,便于員工對生產工藝的熟練掌握,雙星集團各單位員工把自己的工作崗位工藝流程、質量標準、操作要領編成通俗易記、朗朗上口的“三字經”。如,雙星青島輪胎總公司子午胎一廠硫化主機手將自己的工作經驗總結成“熱模具,延五分;合模力,要達標;型號模,要一致;胎里外,檢仔細……”的“三字經”。該“三字經”從硫化熱模到輪胎入庫,每一步都進行了精煉總結,易懂易記,保證了操作技能的不斷提高。目前,該廠壓延工序、雙復合工序、成型工序員工都分別總結了工序操作要領“三字經”。
雙星東風輪胎總公司動力公司鍋爐車間編寫了“汽壓穩、氣溫穩、水位穩、燃燒穩;勤檢查、勤分析、勤聯系、勤調整……”的動力鍋爐運行標準“三字經”,促進了無漏油、無漏水、無漏風、無漏氣、無漏電、無異味“六無”管理法的推行,整個鍋爐車間38000個漏點、動點、靜點和潤滑點,做到了一滴水、一點氣都不漏,無一跑冒滴漏點的存在,節能減排創出奇跡。
雙星魯中公司將每道工序的工藝操作標準匯編成了通俗易記的“三字經”,并貼在工藝標準牌內,掛在操作工機臺,便于操作工了解掌握。針對成型涂糊工序易出現漏刷、涂湖不齊問題,員工編出了“涂糊工、倒三刷、零公差、要整齊……”的“三字經”等,促進了工藝操作的執行,提高了質量管理水平。
雙星集團有關領導介紹說,雙星員工自編“三字經”,淺顯易懂而作用不凡,它來自于員工實踐,又回到實踐當中去,指導實踐,接受實踐檢驗,發揮出企業新文化的重要引導作用,一方面方便了員工對工藝的掌握,提高了員工的操作技能,保證了產品質量的提高,有助于檢驗當前的工作;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傳承和對新人進行培訓,這都是員工由下而上的主動行為。 新員工高興地說,有了這些生產工藝“三字經”、“七字訣”等,我們學得快,操作有準頭了。
據統計,雙星集團各單位共編工藝質量口訣“三字經”等五大類、1992條、總計3.3萬字,提高了員工的操作水平、操作技能,促進了產品質量的穩步提高。
雙星企業文化貫穿企業發展的整個過程,雙星品牌的成功和持續發展,證明了文化生產力的巨大導向和推動作用。文化就是生產力,企業文化要不斷創新,堅持“繼承傳統優秀的,吸收外來先進的,創造自己特色的”,實事求是地創造符合社會、符合民意、符合實際,鑄魂、塑形、凝心、聚力、導行、融情的新文化。雙星編用“三字經”、“七字訣”等,是將文化“軟實力”轉化為物質“硬實力”,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有益嘗試。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