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只有在深夜才能構思、創作,那么你可以深夜來上班;如果上班久了覺得累,你可以去員工休閑會所打球、跳舞,甚至可以在特制的巖壁上攀巖。
這些不可思議的做法,在我省文化創意產業領軍企業網龍網絡有限公司,卻是平常事。
置身文化創意產業,網龍管理者意識到,創新是企業永葆生機活力的最佳途徑,而這需要有持久活力的企業文化來激發。
“企業文化是企業凝聚力和持續創新的源泉和動力。10多年來,我們不斷加強企業文化體系建設,給力創新,為企業良性發展營造最佳環境。”網龍CEO劉路遠說。
為此,網龍著力培育了“快樂、學習、創新、真誠”的企業文化。員工可以在學習中體會到成長的快樂,在創新中體會突破自我能力的快樂,在真誠中體會到團隊歸屬的快樂。
快樂和激情有時間性,如何使之延續,長久助力創新?網龍建立起相關機制,將釋放激情制度化。根據腦力工作者的作息特點,設定幾十種班次,讓員工自由選擇,在最佳狀態工作。同時,網龍有獨特的“7小時工作制”。“剩下的一個小時不是讓你回家睡覺,而是要你去健身、放松、學習,費用由公司買單。”劉路遠說。
“我們從事的是創意產業,員工很容易疲勞,工作激情消退。只有讓員工在開放、快樂的氛圍中,才能不斷激發創造性。”劉路遠說。為此,網龍在辦公樓旁邊建起占地15畝的員工會所“飄渺莊”,設置了健身房、游泳池、攀巖壁、羽毛球館、乒乓球館、跆拳道館等。
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目前網龍擁有3000多名員工,平均年齡28歲。對于每一位員工,網龍都制訂了崗位技能分析報告,讓他們能清晰了解自己的成長路徑。同時,專門成立“網龍大學”,對所有的員工進行培訓,邀請專業人士幫助員工提升技能、素質等方面。
發展壯大后,如何持續保持活力,如何讓內部溝通更順暢?網龍推行內部建議機制內審(BUG)機制,鼓勵員工及時反映平日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包括流程問題、人員配備問題,以及管理者的問題等。
“我們實行內審機制是為了表明,員工之間相處的原則是真誠,任何人都可以通過‘真誠交流平臺’提出問題,然后討論解決。”劉路遠說。
正是在“快樂、學習、創新、真誠”的企業文化的激勵鼓舞下,成立于1999年的網龍不斷提升創新能力,成長為我國領先的網絡游戲及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和運營商之一。2011年,網龍實現總收入7.61億元,同比增長43.1%,全年凈利潤比2010年多近3倍。
來源:福建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