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境外企業文化建設若干意見》發布


    時間:2012-05-16





      近日,商務部、中央外宣辦、外交部、發展改革委、國資委、預防腐敗局等六個部委局和全國工商聯聯合下發了《中國境外企業文化建設若干意見》(簡稱《意見》)。這是我國發布的第一份有關中國境外企業文化建設的工作指導文件,《意見》分總體要求、基本內容和實施保障等三大部分,共17條。

      《意見》提出,要以和諧發展為宗旨,以誠信經營為基石,以學習創新為動力,努力建設符合國際國內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需要的,具有鮮明時代特征、豐富管理內涵和各具特色的中國境外企業文化。

      《意見》重點闡明了中國境外企業文化建設的九大內容。一是樹立使命意識,堅持和平發展、互利共贏的主旋律和價值觀,展示中國企業的歷史文化底蘊;二是堅持合法合規,做到依法求生存、依法求發展;三是強化道德規范,將道德感、倫理觀滲透到企業經營和管理的全過程;四是恪守誠信經營,將誠信融入企業精神和行為規范之中;五是履行社會責任,造福當地社會和人民,樹立中國企業負責任的形象;六是加強與當地融合,將企業經營管理與當地社會發展結合起來;七是加強風險規避,有效防范國際化經營中的各種風險;八是嚴抓質量考核,把質量當成創業之本、立企之基;九是創新經營特色,將企業文化與企業經營管理緊密融合。

      《意見》就加強中國境外企業文化建設的實施和保障提出了明確要求。即強化對企業的引導和服務,建立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選擇一批不同類型的境外企業開展試點。各相關部門、地方各級黨委和人民政府、駐外使(領)館要加強組織領導,積極推進中國境外企業文化建設。

      《意見》從起草到發布歷時一年多,其間,經過了專家論證、企業討論、征求行業協會意見和各部門協商等論證過程,對我國境外企業既植根于深厚的民族歷史文化土壤,又加強建設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企業文化,與駐在國(地區)加強文化交流與融合、做好文化適應與創新,以及境外企業自身建設,全面培育企業素質、提高競爭力具有重要和深遠的指導意義。

      中國境外企業文化建設若干意見

      為鼓勵和支持我國企業更好地適應實施"走出去"戰略面臨的新形勢,內凝核心價值、外塑良好形象,在實施互利共贏開放戰略和建設和諧世界中發揮更大作用,實現企業在境外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現提出中國境外企業文化建設意見如下:

      一、境外企業文化建設的總體要求

      (一)充分認識重要意義。隨著"走出去"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國企業對外投資合作已經進入快速發展期。截至2011年底,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累計超過3800億美元,境外企業數量達1.8萬家,分布在全球178個國家(地區),形成海外資產近1.6萬億美元。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走出去"的行列中,中國企業在境外的各種經濟活動越來越活躍,影響日益擴大,國際社會對中國企業的關注度也進一步提高。積極引導境外企業加強文化建設,提高競爭力和影響力,有利于企業堅定"走出去"步伐,加速與當地社會融合,占據輿論和道德高地,發揮正面感召力,樹立在國際上的良好形象,從而為中國企業在境外長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加強境外企業文化建設,是我國加快轉變"走出去"發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提高中華文化影響力和軟實力的重要途徑,推進和平發展的重要保證。

      (二)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繼承我國企業優良傳統的基礎上,積極吸收借鑒國內外現代管理和企業社會化發展的先進經驗,以和諧發展為宗旨,以誠信經營為基石,以學習創新為動力,努力建設符合國際國內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需要的,具有鮮明時代特征、豐富管理內涵和各具特色的境外企業文化,為企業"走出去"發展不斷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實現境外企業與當地社會的深度融合和共同發展。

      (三)基本目標。通過積極倡導和組織實施,營造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的氛圍,推動境外企業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國經濟發展要求和對外戰略目標、適應世界發展潮流、遵循企業國際化發展規律、符合企業發展戰略、反映企業特色的企業文化。通過不斷提升境外企業的思想道德建設水平,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文化與企業發展戰略和當地社會發展的和諧統一,為中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思想和行動支撐。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