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左名都,竹西佳處。江蘇華電揚州發電有限公司這個座落在古運河畔的現代能源企業,高擎文化興企的大旗,以《華電憲章》為統領,主動接受地域文化熏陶,堅持不懈地培育和發展以“發展實力、創新活力、文化魅力”為內涵的“三力文化”, 以文化引領科學發展、以文化推動管理創新、以文化凝聚智慧力量,不斷激勵和引領揚電人在電力體制改革和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戰勝困難,跨越障礙,爭創一流。先后榮獲全國企業文化優秀獎、華電集團公司企業文化示范基地和安全文化示范單位等殊榮。
發展實力:文化引領科學發展
從文化的源頭尋找發展動力,從文化的層面去審視、創新企業管理,堅持以創造可持續價值為先導,堅定不移地實施文化強企戰略,揚電公司走出一條文化引領科學發展之路。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較早接受企業文化理念的揚電公司,在江蘇電力系統率先揚起了文化建設的旗幟。企業文化從客觀存在到主動建設,是一種自覺;從主動建設到全面發展,則是一種飛躍。黨政工團齊心協力,共同推進文化建設。從單項切入到系統推進,從領導認識到全員認同整體推進,“三力文化”融匯于戰略、體現于制度、外化于行為,不斷迸發出新的感召力。
“管理一流,指標先進,效益顯著,和諧發展”的愿景目標,為揚電公司不斷校準科學發展的定位。揚電公司將“發展實力”作為“三力文化”建設的“第一主課”。圍繞做大增量、做優存量,努力追求企業外延與內涵雙發展,規模與結構相協調。各級領導勵精圖治,團結帶領全員求真務實謀發展、一心一意干事業,不斷開創“發展增實力、實力促發展”的新局面。
堅持向先進看齊,與優秀對標,強化精益管理,加大技術創新,打造出依靠內涵發展創效益、樹形象的“揚電樣板”。 以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企業,促進可持續發展為價值取向。揚電公司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在同行中率先建設脫硫工程,率先實施機組增容改造、整體優化改造、高壓電機變頻改造、鍋爐微油點火改造等一系列重大節能技改,塑造了“綠色揚電 共享共建”的嶄新形象。優化機組運行方式、精細經營要素管理,全面落實各項減排措施,揚電公司各項經濟技術指標持續創出歷史最好水平,位居同類型電廠領先地位。突出的安全、經營、管理業績,為揚電公司履行好國有企業三大責任奠定了堅實基礎,在江蘇“兩個率先”、“三個揚州”和“四個華電”建設中,始終發揮著“排頭兵”作用。
發展是第一要務。從增強價值創造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出發,揚電公司搶抓機遇,順勢而為,積極推動企業外延發展,追求規模效益,在推進企業做強做大的征途中不斷邁出堅實的步伐。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兩臺20萬千瓦機組的建設,使揚電公司枯木逢春,再創輝煌。2002年,以寧啟鐵路建設為契機,建設鐵路專用線,為企業進一步發展贏得先機。2003年,抓住江蘇缺電機遇,擴建兩臺33萬千瓦發電供熱機組,實現了揚電人“百萬電廠”的世紀夢想。十二五期間,揚電公司順應國家“上大壓小、節能減排”新的能源政策,積極呼應華電集團公司、江蘇分公司新的發展戰略,推出“128”五年規劃目標,為企業描繪發展壯大的新藍圖。
揚電公司積極服務華電集團做強江蘇板塊,在關停20萬千瓦四號機組作為句容百萬千瓦機組“上大壓小”容量的同時,從增強價值創造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出發,努力推動能耗較大的20萬千瓦五號機組關停,搶抓“氣化江蘇”發展戰略機遇,主動對接揚州市生態城市建設規劃,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大力推動煤機向燃機的轉型發展。2012年一季度,9F燃機項目、維揚分布式能源項目分別獲得國家能源局和省能源局“路條”,差異化發展為揚電公司發展實力的增強開拓了新的空間。
事業激發斗志,“發展實力”的文化火炬點燃了員工管理效益雙提升、戰略轉型創一流拼搏奮進的信心,不斷給予員工同舟共濟、共渡難關的精神動力,讓全員在思想上與企業未來發展的美好訴求同步跟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