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歌難敵蘋果原因:企業文化偏重工程


    作者:凡奇    時間:2012-03-26





    北京時間3月26日消息,美國科技博客網站BusinessInsider撰稿人亨利·布羅杰特(Henry Blodget)今日撰文,探究了谷歌產品無法像蘋果產品那樣獲得普通消費者青睞的原因。他認為,并不是蘋果的技術優于谷歌,而是蘋果和谷歌截然不同的企業文化注定了這種結局。

    以下為文章全文:

    產品設計稍遜一籌

    谷歌產品往往無法像蘋果產品那樣贏得大眾市場的青睞,這并不是什么秘密。重要的是,這種失敗一般同支撐谷歌產品的技術無關,相反,只是產品設計稍遜一籌的結果。

    Google TV就是一個典型代表。這款產品顯然是面向那些渴望購買復雜程度如電腦的電視的用戶設計,在市場上鎩羽而歸也就不足為奇了。谷歌的電子郵箱服務Gmail多年來強迫用戶使用一種“會話”模式,雖然極客們對這種模式青睞有加,但卻讓喜歡傳統電郵服務的普通用戶手足無措。

    谷歌Android操作系統在多項技術上雖然優于蘋果iOS,但使用起來更為復雜、難度更大。從上面的例子不難看出,谷歌是在為極客們設計產品,而蘋果只是在給普通用戶設計產品。事實證明,極客群體只是大眾消費市場中一個規模較小的細分市場,因此,谷歌更難以成為一家深受用戶歡迎的大眾品牌。

    由于谷歌和蘋果最為看重的目標受眾不同,兩家公司產品設計自然而然會有所差異。谷歌企業文化推崇的是“工程至上”,才華橫溢的技術人員在這家公司的地位堪比搖滾明星。

    相比之下,蘋果的企業文化則是以產品設計與推廣為核心,“技術”居于次要地位,僅僅是為產品的功能和設計提供支持。

    喬布斯難入谷歌法眼

    具體而言,谷歌是一家由全美一流學府的頂尖人才創建的公司,目前也由這樣一批所謂的精英所領導,向來只招募其所能找到的最聰明的人:谷歌以頂尖大學GPA成績以及處理難倒絕大多數人的面試考題的能力來定義求職者是否“聰明”。

    與此同時,蘋果則是由一位大學輟學者創建的,相比學歷,他們更看重求職者能否給其產品設計注入靈感和美學的資歷。

    與大多數工作在谷歌的人一樣,蘋果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也才華橫溢,但按照谷歌的選人標準,他可能永遠沒有能力獲得這家搜索巨頭的青睞。倘若以谷歌的人才招聘算法來衡量喬布斯不同常人的教育背景,恐怕最終會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他注定一事無成。

    換言之,喬布斯的天賦恰恰是谷歌最不看重或根本不看重的才能。但如果谷歌想成為一家叫得響的大眾品牌,他們還的確需要喬布斯身上的這種天賦。而發現這種天賦的地方或許并不是全美最富盛名的計算機工程學院。

    過于看重工程背景

    BusinessInsider的馬特·林利(Matt Lynley)最近披露了來自LinkedIn的一組圖表,顯示出谷歌和蘋果在人才招聘和員工安置上的不同思路。這一點在兩家公司在選擇招募人才的高校上體現地最為明顯。谷歌主要是從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這樣的頂尖工程高校招募人員。

    我想谷歌應該不會從圣何塞大學招這么多人。我還認為,這些人之所以不入谷歌法眼,是因為他們被認為不夠聰明,所取得的成績不足以在谷歌謀得一席之地

    但幾乎可以肯定地說,相比最終走進麻省理工學院的人,多數大眾消費者應該更喜歡最終被圣何塞大學錄取的人,而谷歌恰恰希望這些消費者有朝一日能像喜愛蘋果產品一樣喜歡自己的產品。

    因此,我認為如果谷歌希望設計出像蘋果產品一樣暢銷不衰的產品,就應該招募一兩個中途輟學的大學生,或者說,至少應該從圣何塞大學這樣的高校多招一些人。(編譯/凡奇)

    來源:鳳凰科技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