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大連保監局主辦了全國首屆保險文化高層論壇。今年11月,大連保監局又主辦了中國保險文化建設推進會。如此關注保險文化建設的意義何在?近日,大連保監局局長朱進元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保險文化是保險業社會生存與發展的標識,更是每一個從業人員的精神守望和內在動力,文化的作用和價值無論怎樣評價都不為過。
“加強保險文化建設,提升行業軟實力,對于當前處在發展關鍵時期的保險行業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朱進元認為,文化是行業發展的主心骨、精氣神和發動機。搞好保險文化建設,既是凝聚行業人心、提振行業士氣的源生動力,也是展示行業形象、提升行業地位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保險社會影響力和社會形象的重要切入點。
他表示,很長時間里,行業忙于發展,文化建設始終沒有擺在重要的議事日程上,加上從業人員素質不高、行為失范、行業整體形象欠佳,許多人甚至誤認為保險行業沒有文化。因此,保險文化建設不僅要回答保險業“做什么,如何做”的問題,更要解決行業“從哪來,到哪去”、“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同時,保險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系統推進、同步建設,偏重或忽略哪一方面,都會影響整體效果。在這個過程中,首先需要破解的是保險文化社會認可度不高、行業實踐與文化追求相脫節,以及保險文化與社會先進文化互融共進等三個方面的難題。
朱進元認為,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一直以來保險文化中的一些最本質、最具特色、最富有感召力的價值理念和文化要素未能得到認同,如“分散風險、互助共濟”、“依法合規、信守承諾”等。同時,長期以來行業形成的重經營、輕服務,重發展、輕合規,重銷售、輕管理等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保險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保險文化理應為社會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出應有的貢獻,但在現實中卻鮮見其影、鮮聞其聲、鮮有其位。另一方面,快速發展的保險業也迫切需要從社會先進文化中不斷汲取營養,保險文化建設的命題亟須提到工作議程上來。”朱進元說。
據了解,從2009年開始,大連保監局就把保險文化建設納入大連保險業的重要發展目標,概括提煉出了行業文化的“六大要素”,即誠信、責任、合規、合作、大愛、創新,并在全國首屆保險文化高層論壇上得到了與會代表的廣泛認同。與此同時,大連保監局成立了保險文化理論研究會,開展了兩屆以“保險文化在基層”為主題的大討論活動,向大連市社科聯申請保險文化研究專項課題立項,連續兩年在全行業推動局級保險理論課題研究,研究出37個理論成果。通過文化理論研究、文化元素轉化、文化理念傳播和文化建設機制等“四大工程”,努力推進行業文化建設。
2011年12月,大連保監局進一步提出了大力推進保險社會文化建設的目標構想,強調要努力實現保險社會文化的大眾化、時代化和開放化,從文化層面提升行業的社會影響力,重塑行業的社會形象。
據了解,為了有效推動行業文化在基層的轉化落實,大連保險業以網絡大學為依托,建設從業人員教育基地,2.3萬名營銷員、640名高管、3000余名銀行柜員進入網校學習。并通過開展創先爭優、文明窗口和百佳服務明星評選、職工職業道德作風能力建設等活動,激勵和感召廣大從業人員講誠信、比服務、重品德。
來源:中國保險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