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文化的“力量之重”


    作者:王運啟    時間:2012-01-04





    企業是現代組織結構中最基本的 “細胞”。而文化則是企業的靈魂,一個企業只有有了自己的文化,才具有了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否則,就是一盤散沙。一個企業,只有在優秀企業文化的指引下,才有了前行的力量,每個人才能找到在企業中的地位和價值,只有如此,企業成員才能齊心協力,才能共同達成企業的目標,才能積累文化的能量,做出更大的市場業績,不斷地創造新的輝煌。

      將企業作為提升競爭力、戰斗力、執行力的著力點和關鍵點,用企業文化推動基層管理水平和員工素質的提高,帶動核心競爭力的全面提升。企業文化特別核心的就是價值觀的培養,共同價值觀的培養。任何一個組織,每一個成員他都有不同的價值觀,在這個組織里面,要實現共同的組織目標,每一個成員都有共同的價值觀,對這個共同價值觀的培養是我們創建優秀企業的最關鍵的一步。只要大家的思想統一了,有共同的價值觀念了,那無論他碰到什么樣的問題,大家都會以同樣的態度、同樣的方式去對待。無論領導在不在場,他都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要做到什么程度,就會都非常清楚。

      讓基層員工有“文化話語權”

      基層員工的范圍也就包括了總公司直屬的各職能部門、團隊、組織,以及下轄各地的分支機構。這些基層員工的“大軍”,是企業的中堅力量,所以要重視基層員工的“文化話語權”,要注重并推動這些人員在文化建設中的參與積極性與主動性,要保證他們參與文化建設的質量與參與率,從而確保參與的深度與廣度,為的文化建設聚結基層智慧。

      保證員工在文化話語權,機制上要不斷健全完善溝通渠道,在思想認識上,則是要高度重視員工意見的表達與反饋。多走到員工面前,是有效提升領導與員工互動的有效方式,要讓員工暢所欲言,才能確保溝通的成效。據調查,下級反饋到上級的信息不足10%,最終被采納轉化為行動的更是少之又少,長期溝通的信息得不到重視最終會形成惡性循環,即讓員工越發沉默。走到員工面前強調的深刻意義是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最終讓員工“愿意說”、“敢說”、“會說”。

      而要真正從員工的意見中聚結文化建設所需要的智慧,就必須注重科學方法,準確、合理運用文化建設專業工具,運用科學管理的方法建設文化,尤其是要注重對收集上來的員工意見、信息的數據統計與分析,以量化的科學管理方式對文化建設進行理性、客觀地分析與整理,最終轉化為領導在企業文化建設決策中的依據,真正做到科學而有效、理性而直觀,從而有效避免文化建設中決策的隨意性與主觀性,增強企業文化建設決策的科學性與客觀性。

      定位引導創新,特色體現亮點

      企業文化的服務對象在企業,工作主體在企業,踐行落實也在企業。創建優秀企業,核心是培育先進組織文化。培育先進組織文化的核心又是培養共同的價值觀念,難度也在這里,核心也在這里。其目的就是要把員工的思想統一到發展上來,把員工的力量凝聚到生產經營中來。公司可通過宣講、答題、知識競賽等形式,深入開展文化、讓員工了解精神、愿景、經營理念等等用文化來引導員工的行為方式、道德觀念、價值觀念,確保企業文化能夠根植于文化,不偏離、不悖向,更好地展現文化。并且,將推進企業文化建設作為搞好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措施,不僅做到有組織、有計劃、有安排、有步驟地推進企業文化建設,還可以在少數企業中進行試點,但要把握三個層面,發揮三個作用。

      三個層面為制度層、形象層、精神層。在制度層,以標準化企業建設為著力點,對企業場地、現場、安全、設備、質量等管理規章制度進行全面梳理和規范,與此同時,積極凝練、塑造企業精神,將企業員工在長期工作、生活中形成的價值觀、思維方式和工作作風進行剖析、提煉,升華為企業精神。這樣以來,就可以根據各個企業的人員構成、年齡結構、文化程度不同,管理特色、工作特點也不盡相同,企業文化也是各具特色。要抓住各個企業自身的特點和特長,給企業文化建設充分的發揮空間,積極培育特色鮮明的企業文化。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